修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 “報道”貼,科研圈,超級男神系統,修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曉文作為華科院的生命科學部的最年輕、最優秀研究員,是一枚標準的科研宅,除了整天埋首在各種科研資料以及實驗室中,他最大的愛好就是上網了。但上網時他既不看電影、玩遊戲,也不跟美女聊天,而是在幾個民間科技論壇中翻看一些有趣的帖子。
民間論壇因為門檻低,各種帖子、論文的水分很大,但眾多的帖子中,總是能夠找到讓他眼前一亮,甚至激發他研究靈感的東西。
星奇科技論壇作為華國最大的民間科技論壇,自然是李曉文常光顧的論壇之一。處於華科院保密需要,他在這裡自然不會使用本名,而是使用一個暱稱——無一不曉。並且,混了這多年,他也算是這論壇的一個名人了。
來到這種論壇,自然是找帖子看的,所以李曉文直接去看最近更新的帖子。
因為論壇的管理不錯,所以雖然論壇門檻低,卻也沒有出現水貼。作為較為嚴肅的科學性論壇,是嚴禁那種毫無意義的水貼的。另外,關注這種科研型論壇的人畢竟是較少數的愛好者和科研人員,所以新發的帖子比一般的論壇要少。即使是像李曉文這樣幾天一上的人,也能很快巡視完所有新發的帖子。
看著那些新增的帖子,很快李曉文的注意力便被一個熱帖給吸引過去了。
“劃時代的發現!心靈能量、情感資訊傳遞的介質——‘情絲’!”
看到這個標題,李曉文先是感嘆了下:網路文化習慣的傳染性太強了,現在竟然連科學論壇中都出現了這種故作驚歎的標題性帖子。不過別說,還真有讓人進去一看的作用。
李曉文當然不會真因為一個奇怪的標題就去看一個帖子,他點了進去,是因為這個帖子雖然是在前天所發,可點選量和回覆量卻是近一週所有帖子中最高的。如此火熱,只能說這個帖子中有不少乾貨。
點進去後,李曉文眼中就閃過一絲驚訝。沒想到竟然是一篇頗為嚴謹的科研報道。要知道這裡是主要為民間科學愛好者提供交流場所的論壇,而不是權威性的官方網站。一般人在這裡發帖子都是相當隨意的,甚至只是誇誇其談,跟寫科幻小說樣。很少有用這種正式科研報道般的文體來發帖的。
“難道是哪個科研人員發的帖子?可既然寫成了正規的科研報道,為什麼不發在正規的官網上,反而發在了這種民間論壇裡呢?”
心裡嘀咕了聲,李曉文便認真的看起這篇科研報道式的帖子。而這一看,他便迷了進去,完全忘了其他事了。
李曉文學的是生命科學,而且這幾年研究的就是一些關於人類的神秘現象。心靈能量、情感資訊、意識,這些都是他的研究課題。並不是因為他的愛好獨特,而是這些東西確實是近幾年國內外一個熱門的研究話題。
眼見著物質類的,人體外界的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瓶頸。各個國家有眼界的科研機關,自然調轉方向開始研究起人體內在世界,以及那些非物質型的東西。
外在環境是一個大宇宙,人體則是一個小宇宙,雖然一大一小。卻是同樣的複雜深奧。同樣,一虛一實,也是兩個永恆對立的研究物件。
這篇科研報道不僅格式嚴謹,就連字數也不少,竟然有十來萬字。從各個方面的顯示現象說明的“情絲”這種介質的存在不算,還列舉了一系列實驗資料,來證明確實是有“情絲”這種暗物質的。
看到這裡。李曉文已經激動地不能自已了。
如果這些實驗資料是真的,那麼將對他正在進行的研究產生巨大的幫助,而這篇科研報道的意義也非常一般。要是其他人按照報道中的步驟進行實驗,也能夠驗證情絲的存在,那麼這篇論文簡直可以去參評今年的諾貝爾獎了!
接著看完後面關於情絲在心靈能量、情感資訊傳遞中所產生的作用,李曉文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衝動——找到這個發帖人。和他好好地暢談一番!
“華龍?”檢視了下發帖人的id李曉文不禁微微皺起眉頭,“看樣子居然是個新人,難道是某個從事相關方面研究的老教授發表的?可是那些人我都認識啊,好像沒聽說誰有新進展吧?”
對於華龍的身份猜測了好一會兒,李曉文乾脆給華龍留了條資訊。希望兩人可以進一步交流。
然後,李曉文又瀏覽起下面的回覆來。
“感覺樓主的研究好玄幻啊,不過寫的確實挺真實的,莫非真的存在‘情絲’這種東西?嗯,忽然想起一首歌——情絲,百結衝不破。樓主厲害,竟然把這‘情絲’給參悟透了,高人!”
“我看樓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