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旱,宮闈後記,淺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日,秦諼倒是慢慢好了起來,這才放寬心思,大約便是身子不適吧,然而與此同時的是,皇上也多日不曾踏足雲臺殿了,倒不是被什麼女子牽絆了心神,因為不僅是雲臺殿,任何宮妃的住處皇上都未踏足,連薛茜桃去養心殿也見不到皇上的身影了。
因為出了一件大事。
皇上這些日子連天收到的都是有關大旱的摺子,眼看再過幾個月就要秋收了,華北那邊卻是乾旱的沒有一場雨。
為了此事皇上特意問詢了欽天監盧宜安,得到的答覆卻是“旱龍受困,百日出頭。”皇上這才真正吃了一驚,這乾旱竟有百日之久!華北各地的摺子日日都送向皇上手裡,什麼災民流竄,治安受擾,什麼糧商哄抬糧價,囤積居奇,災民們卻舉家遷徙,鄰省本來狀況算是安穩,卻因為徙進大量難民們也變的開始緊張,糧價接著劇增,嚴重影響民生。
皇上每日愁得合不攏眼,下令撥下三十萬石糧食星爺送往災區應急,一面吩咐下去各州各府都要安穩災民,不要讓災民們尋隙滋事。
私底下,皇上召見盧宜安,沉痛的問向他:“都說大災是上天對天子的示警,莫非是朕做了什麼有違天意的事情?才會讓天災降臨在朕的子民身上。”
盧宜安忙道:“旱龍受困,乃是天象,與人政無關,皇上莫要多想,還是先應付過這百日再說,百日過後,必是風調雨順。”
皇上眉頭皺得更緊,“那時候風調雨順又有何用,這關鍵的百日必然會影響民心,必然會直接影響今年的秋收。”
“皇上不若下旨,讓州縣組織人手挖井,有了井就有了水。”
“你說得容易,如今華北百姓連吃飯都不易,談何挖井?若要逼迫,只怕民心思動,政局危矣。”
“皇上自然不能逼迫,要懸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那些地方糧食一天一個價,甚至到了有價無市的地步,恐怕人人只想著如何果腹,誰會為了冰涼的銀子而去花費力氣?”皇上還是搖頭。
“如果懸賞以糧呢?”盧宜安提出了心中構思多時的意見。
皇上聽了一愣。
“只要告訴他們,出力氣幹活了才有飯吃,才有活路,若有活路,誰願意背井離鄉的遷徙別處呢?恐怕大多人都願意挖井換糧。”
“那糧食呢?州縣各府哪裡來的糧食可以用來去懸賞,而朕撥下的卻是賑災糧,若是用來懸賞,那才要大亂。”雖然聽得有道理,可實施性卻並不高。
“州縣各府是沒有多餘的糧食,可是糧商有,當地富庶的員外商賈有,皇上可以下令強徵他們的糧,並許諾秋收後一定會還,有了朝廷的保證,也不損害他們的利益,他們一定會遵從。再用徵糧懸賞,這對他們也是功德一件,豈不是皆大歡喜。”
皇上聽了一喜,“你說得對,有井就有水,而若是懸賞以糧,便是有糧就有了井,朕這就下令去辦。”
盧宜安聽了心裡一鬆,自己這幾日也日日為了華北大旱的事情而發愁,而這法子也並不是自己想出來的,是自己近日遇見的一個高人指點自己的,盧宜安聽了這個建議只覺得有道理,恰好遇見皇上傳召自己,忙斟酌著將這條建議說與了皇上。
可看到皇上立刻採納了,興沖沖的去擬旨,盧宜安心裡忽然覺得有些不安,事情真的能夠按預想的那般發展麼,總覺得看似天衣無縫的法子有些不對勁,可再在心裡推敲一遍,理應無事,盧宜安心裡惴惴難安,總要聽見井成水足災難消弭他才能安心。
皇上看向在一旁臉色依舊沉重的盧宜安,這個年少時自己的伴讀,有些愧疚道:“你從小天賦聰穎,博聞強識,做欽天監確實委屈你了,等這件事過了,你還是回戶部吧。”
盧宜安忙跪下了,心裡還是有些不安,正想給皇上說出來,忽然想到那高人給自己掐算卜字,無一漏算,比自己高明許多,他出的主意,一定是能解決危局的,想起那位高人最後所言:“你我不過萍水相逢,若你用這個辦法拯救了華北百姓,千萬不要透露是我所授,否則必然亂了我的修行,若你真的感恩我,便承下這份大功,以後才有機會為蒼生做更多事情。”
想到這裡,盧宜安將頭重重磕下,“若真的能解決華北之災,微臣就謝謝皇上恩典了。”
ps:
我想說的是--我沒有跑題,這一節是為了一個主要情節的過度。反覆斟酌修改了半天,結果拖過了十二點。。好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