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
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7部分,我的野蠻女上司辦公室的冰與火,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臻總說:“我不是不願出,我們商會其他的公司都是休息節假日就沒有給底薪的。”
我回答說:“法律也有規定,要給的,而且很多公司都是這樣做的。”
臻總說:“都按法律,中國的企業都關門了。”
我不吭聲了。
這件事由於我強硬的抵抗,最終還是按照通告中的規定給員工發了三天的底薪,總共大約一萬五千來塊錢。
我和臻總的直接大的爭執就這一次,之後的矛盾基本上都是因為我和馬副總以及和老闆娘之間的衝突矛盾而轉化成我和老闆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老闆在我和老闆娘發生最後的那次衝突時,曾想過換掉我的想法,這是老闆有一次藉著三分酒勁說的,我也洞察出來,也感覺出來老闆的這種想法。我後來明白老闆的想法,老闆認為老闆娘和他同過甘共過苦,除了他之外,別人沒資格用這樣的語氣對待她,但換掉我的念很快就消掉了。
不時老闆會聽到一些小道訊息,然後找我問話,有人對老闆說我一點人情都不講,會失去民心,老闆於是來勸勸我:“有的部屬對你一些工作方式有意見,你還是要適當改變一下。”有人說我要把老闆娘的老鄉全部炒掉等等,老闆又來問我,我覺得這些人夠婆婆媽媽的了:我會蠢到說出這種話嗎?編也亦像一點嘛。這些瑣碎的小報告非常多,老闆不時會提醒我,我也懶得理會這麼多。
老闆對我日常管理工作的干涉也非常多,不過,我都透過溝通和靈活處理化解了。後來,老闆的干涉較少些。
老闆們的辯證思維能力若用在管理中,就會把機會主義帶入管理中,結果大部分人都來鑽空子,管理就成了貓捉老鼠的遊戲,中國幾千年的權謀管理,根源在於只有《易經》的“變易”思維,只有質變,沒有量變,缺少邏輯思維,這是中國文化致命的結構性缺陷。
而管理中的制度和流程,正是將經驗用推理的形式邏輯方式固化在流程中。
所以,一個企業的成長,需溢證邏輯思維加上形式邏輯思維才行,否則都會出現結構性的缺陷。
之後,我給管理人員培訓了一堂《BOM表的功能與作用》的課程,裡面就BOM表的功能、原理、作用,與MPS的關係,與庫存資訊的關係,與物料需求計劃的關係,與成本核算的關係,如何編制,誰來編制等,用生動的案例給大家講解了兩個小時,從來不知BOM表為何物的人,也基本上都明白BOM表是怎麼一回事了。
可技術副經理馬祥安在培訓上當場反對,我們有一份《產品清單》,不必要再做BOM表了,太麻煩了也沒什麼作用,而且,都在我腦裡記得。
我明白,400多個產品的BOM表,這個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產品清單》的資料根本不齊全,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