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3部分,錦繡大明,月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點,我想知府大人你也應該有考慮了吧?”楊震似笑非笑地看著姚慶之:“和黎家的樑子已結了下來,難道姚大人你還能半途而廢退縮不成?”
姚慶之苦笑一聲,隨後又是輕輕一嘆。楊震鼓勵地道:“今日這事,想必到了明日,就能滿城皆知了。那時候,全城都將稱頌大人你為青天,你說百姓們會放過這個為自己伸冤叫屈的好機會麼?所以只要你姚大人憑著為官的良心去做,黎信隱他躲得過初一,也絕躲不過十五。姚大人,我所說的可在理嗎?”
姚慶之撥出了一口氣來,沉默半晌之後才道:“如今也只有這麼做了。希望真能為揚州百姓做點事吧,也不枉我在此為官一場。”說著眼神裡還帶著一絲別樣的情緒,心裡想著楊震這次也千萬不要讓自己失望,自己這回可是在拿前程賭博哪。一旦無法把在江南一手遮天的徐家給……他這個第一個向徐家的人下手的官員勢必不會有好下場。
看出了他的心思,楊震再次保證道:“姚大人放心,我們錦衣衛辦事向來不會叫人失望。只要你我同心協力,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何況這還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好事,天亦是要助我們的,豈有失敗的道理?”
即便姚慶之此刻對錦衣衛有什麼不信任,這時候也只能表示相信了,當即用力地點了點頭:“楊大人說的是,得道多助,此乃萬古不移之理!”
就如楊震所預判的那樣,待到次日,前晚在府衙裡審斷黎家藥鋪掌櫃黎海潮搶奪藥方,毆傷人命的官司結果就迅速在揚州城的大街小巷裡傳播開來。眾百姓在吃驚之餘,也不覺感到了一絲興奮與期盼,同時,姚慶之這個知府,也開始被人冠上了青天老爺的名號。
要知道,黎家在揚州城裡那可是無人敢惹的存在。別說是一般的百姓了,就是其他那些有錢有勢的富商大戶,又或是官府中人,對他家也得是恭恭敬敬的。誰不知道黎信隱背後的靠山是華亭徐家,而徐家在江南的聲勢有多大,就不必說了。
以前黎家在揚州里囂張跋扈,欺壓良善,那幾乎是家常便飯,死在他們手下的無辜百姓那也是有不少的。可沒有哪一次,官府是肯為民做主的,每一次都是胡亂結案,能叫黎家賠些銀子出來已算是極難得了。
而這回,在知府大人的堂審之下,居然把黎海潮這個據說是黎家老爺黎信隱同族兄弟的親信給定了罪,不日可能要開刀問斬,這對大家的衝擊自然是極大的,百姓們發現,原來在揚州城裡還有這麼位肯為民做主的好官,青天大老爺哪!
於是乎,一些之前也遭受過黎家欺凌,甚至也有家人因此喪命的苦主便有些蠢蠢欲動起來。畢竟這種仇恨不是時間就能消磨掉的,以前是因為沒途徑可以報仇,但現在出了這麼個青天老爺,情況自然就大不一樣了。
但因為這事畢竟關係重大,也不知知府老爺到底是個什麼態度,這些苦主百姓依然不太敢頭腦一熱就去告狀。但隨後府衙做出的舉動,卻給了他們一個明確的訊號——
就在審斷案子後的第三日,當全城百姓還在對此議論紛紛的當口,知府大人就派人把同城的縣令給拿下了,至於理由自然是包庇黎家了。隨後,沒等百姓們回過勁來呢,又幾張告示被貼到了衙門口和城門的進出要道上。上面的內容很是簡單,只說府衙在這半個月裡將接受任何百姓的訴訟。
雖然這話說得很是籠統,但其中含義,只要稍有頭腦的人就能明白。這分明是衝著黎家而來!這事看著確是有些奇怪,似乎知府大人是在刻意針對黎家,但對那些苦主們來說,這已是最好的機會了。
在告示貼出來的第二日裡,就有一名被黎家害得家破人亡的苦主出現在了府衙前,再次敲響了那面鼓。
隨後,就出現了與前番很是相似的情景,升堂問案,隨後姚知府一聲令下,就有衙役再次出發,前往黎家大宅拿人。
雖然這一回也和前次差不多,這惡事也是黎家另一個下人所為,他也替自家老爺擔上了一切罪責。但兩次堂審的結果,卻已足夠給其他尚在觀望的苦主們以絕對信心了。
接下來短短几日裡,接連不斷有人來府衙告狀,矛頭全部對準了黎家。而且他們也都是有人證物證的,這對姚知府來說,更是再輕鬆不過的事情,只一輪審問,就下令拿人。
當告狀的人不斷增多,所告之事也變得五花八門起來——有黎家殺傷人命的,也有他們搶奪原告家產田產的,甚至有告黎家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的小罪行的。
百姓在很多達官顯貴眼裡都只是如螻蟻般的小人物,似乎他們的情緒根本不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