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6部分,錦繡大明,月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捶了過去。

雖然順天府一般來說不接訴訟,但本朝規矩,任何衙門門前還是得豎起鳴冤鼓的,這是太祖皇帝當初定下的規矩,所以即便現在也沒人敢不立。不過,一般人都知道什麼衙門跟前的鼓可以敲,而什麼衙門前的鼓敲不得,這順天府門前的鼓還真沒怎麼響過呢。

登時間,一陣沉悶的鼓聲便迅速在順天府衙內外響起,讓周圍的行人忍不住駐足,隨即便圍了上來。只要是有熱鬧可看的地方,老百姓總會迅速湊上來,哪怕是平常不敢接近的衙門重地也是一般。

只一愣怔間,就讓事情變得如此不可收拾,這讓衙門跟前的眾人都傻了眼。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們還真不好把這麼個擊鼓鳴冤的老人給趕走了,只好黑著臉上前,詢問情況。

與此同時,這陣鼓聲也驚動了裡面的諸多官員,尤其是如今的順天府尹荊展昆,更是一臉的詫異,這事他在這衙門裡都待了十來年了,都未曾遇到過相似的,衙門前的鳴冤鼓十年都沒響過了。

因為之前勤懇辦事,再加上為人還算精明,原來的順天府推官荊展昆如今已升作了衙門主官。不過他卻很清楚,這位置可不易坐,之前的幾任上司在此位置上總會遇到各種麻煩,幾次都差點連烏紗都保不住,所以在任之後,他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的差錯。

可是在這個位置上並不是你不惹事就行了,有時候事情自己就會找上門來。比如今日,從未有過的動靜就響了起來,居然有人在敲響鳴冤鼓了!

而根據規矩,既然衙門前的鳴冤鼓被人敲響,這案子就得由本衙的主官接手過問,這下他荊展昆連把責任推到下屬推官之類頭上的機會都沒有了。

帶著一絲忐忑和鬱悶,荊展昆只好整了下官服,扶正了官帽來到二堂之上,並命人將擊鼓鳴冤之人帶進堂來問話。

不一會兒工夫,那有些畏縮顫抖的老人就被幾名臉色陰沉的差役帶了進來,這些人很清楚,自己一定會被長官們訓斥了。

不過眼下,荊展昆顯然沒有追究這些人責任的意思,只是把驚堂木用力一拍,很有威嚴的看著堂前已然跪著的老人問道:“堂下所跪何人,為何擊鼓?”

伴隨著他一聲叱喝,周圍的差役們便低聲喝了下威武,讓堂內的氣氛頓時一緊。而這,更叫老人身子顫抖,好半晌才戰戰兢兢地道:“小老兒名叫何三五,乃是京城人氏。今日是要來狀告那隆平侯家的小侯爺張炳他……他殺了我的兒子,霸佔了小老兒的兒媳……還請青天大老爺替小老兒做主哪……”說到這兒,老人頓時涕淚交流,又重重地在地上磕起頭來。

聽到這話,堂上眾人都不覺倒吸了一口涼氣,繼而目光全都匯聚到了高坐其上的知府大人的身上。

而荊展昆則只覺著滿嘴發苦,他就知道,這事兒一定小不了,這不光是一起殺人霸佔的惡性案子,居然還和京中權貴有所關聯,事情自然就牽連不小,非是自己這麼個順天府尹能做得了主了。

但很快地,荊展昆就想到了什麼,把臉一板道:“何三五,既然你是我京城人氏,怎會連規矩都不懂?嗯?你是大興縣還是宛平縣之民?既然有此冤屈,為何不去自家縣衙裡告訴,卻跑來我順天府擊鼓?”

這確是一個推卸責任的好說法,順天府下面還有宛平和大興兩縣,這兩處縣衙才是真正親民的衙門,一般民間的案子也都是由這兩處衙門來處置的。

在聽他這麼一問後,何三五的臉上更現出了悲慼之色:“大老爺明鑑,小老兒早去那宛平縣裡告過了,但……但那縣令他卻一口咬定小老兒的兒子是失足跌死的,而我那兒媳也是失蹤,根本與那張小侯爺全無干系……他們不但不肯就此查案,還認定小老兒是誣告,要定小老兒的罪……大老爺,小老兒實在是冤枉哪,還望大老爺做主……”

荊展昆的眉頭頓時就皺得更緊了,倒不是責怪宛平縣的做法,其實這一點他很能理解。

北京城是什麼地方,那可是權貴多如過江之鯽的京師,而在這等地方里,縣衙什麼的只是最低一等的衙門,縣令更是連個屁都算不上。試問,在面對有人狀告地位極高的侯爺家的人為惡時,區區一個七品縣令他能做什麼?難道還真敢派人去把那隆平侯爺的公子給拿來問話麼?

只怕人家隆平侯府的門都不會給他們進,不把他們亂棍掃出去就算是給面子了。在這等情況下,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裝糊塗,把事情給糊弄過去了。

但是,你糊弄就糊弄了,怎麼就不把人給看好呢?事實上,每年裡權貴欺壓尋常百姓的事情在京城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