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說慈禧,吻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或許這是慈禧故意裝聾作啞,給老夫子倭仁出的難題;或許是慈禧確想讓倭仁藉此換換腦筋。
可倭仁卻為難了,因為他力所不能及。於是他趕快申辯:所謂中國“不患無才”,不過是自己“以理度之”,為想當然之事,“應請不必另行設館,由奴才督飭辦理。況奴才並無精於天文、算學之人,不敢妄保”。倭仁受此挫抑後,竟鬱悶成疾,請求開缺休養。
同文館總教習、美國傳教士丁韙良翻譯的《萬國公法》
實踐證明,慈禧的決策沒有錯。兩年後,同文館聘用美國人丁韙良為同文館總教習,負責全面教學工作。同文館在以後的幾年裡繼續聘用外籍教習,開出化學、數學、天文、物理、國際法、外國史地、醫學、生理學和政治經濟學等新學科。同文館真正成了中國第一所綜合性的高等學府,成了中國第一個培養科技人才的近代教育機構。在它的帶動下,繼之而興的有上海的廣方言館、廣州同文館、福建船政學堂、天津水師學堂、天津武備學堂、廣東水師學堂、湖北武備學堂、上海南洋公學等第一批新式學堂,這一切都為近代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翻譯人才、外交人才和科技人才。
正是因為有了慈禧的支援,許多洋務措施才得以順利推行。那麼我們能否由此斷定:慈禧就是洋務運動時期的總指揮、總設計師?
三
毫無疑問,不能。不僅僅是因為所有推行的洋務活動沒有一項是緣於慈禧的建議,更重要的是慈禧對於洋務事業的支援必須限定在不妨礙她的封建專制統治:當洋務事業的發展局限在物質層面上,引進的屬技術、器物層面,且以購買為主,有利於專制主義王權的加強,慈禧就會大力支援;當洋務事業的發展必須進入到制度層面,甚至於文化層面,需要觸動慈禧和慈禧賴以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團時,慈禧便不再是洋務的支持者,而是終結者。這是因為:
。 想看書來
第九講 初興洋務(4)
慈禧同中國曆代多數帝王一樣,把維護個人的絕對權威放在首位。當權力受到威脅時,她不惜發動政變,就像剷除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一樣,毫不留情。但權力到手後,她卻寧可守成——在原有制度下按部就班地運作,以維持政局和權力的穩定。
慈禧對於洋務活動中所推行的各項內容的支援也是如此,如果她認為某項內容對她所擁有的權力不利,她一定製止。不論這項內容對民族和未來的發展是否有益。她斷然終止第一批留美學生計劃就應屬於這樣的原因。
選派人員出國留學,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文化,是洋務運動發展的必然。洋務運動起步以後,洋務派認識到要把西學西技學到手,聘請洋人專家到中國教習是一條路徑,而更好更有效的一條捷徑,則就是派遣人員出國留學,培養懂得洋務的專家。在洋務派的積極倡議下,一項一百二十名幼童分四批留學美國的計劃付諸實施。
首批赴美留學幼童同治十一年(1872),三十名穿著長袍馬褂、拖著辮子的中國男孩子在上海港登上一艘郵船,遠渡重洋去美國留學。
這些穿著長袍馬褂、拖著辮子的中國幼童們第一次出現在美國城市的街道上時,他們聰明的頭腦還未被“四書五經”完全禁錮,很快就適應了美國生活。他們被分配到美國人家裡生活,異國自由獨立的空氣激發起他們久被壓抑的童心。他們脫下了長袍馬褂,換上美式服裝,有的還大膽地剪掉了辮子。他們迅速學會了打棒球、踢足球、溜冰和騎腳踏車,有人甚至敢於用拳頭和人較量。
這些事情立即引起了負責留學生事務的陳蘭彬等人的注意,他們認為這是西方教育對純正的中國思想的一種“汙染”,必須採取防範措施,不然這些中國幼童就都會變成“洋鬼子”了!
慈禧不斷地接到有關於留學美國的學生們的情況彙報,她對於留學生拋棄傳統文化的悖逆行為深感擔憂,她不能坐視這些中國幼童都變成“洋鬼子”,從而成為大清王朝的掘墓人!於是,慈禧毅然決定放棄留學計劃,招回所有的學生。
1881年9月6日,對留美的中國幼童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憤和憂傷的日子。清廷招回幼童,幼童們被迫中斷學業,全數“遣送回國”。而這時,大多數人學而未成。六十多人中斷了在大學的學業,許多人還在中學學習。一百二十名幼童中真正完成大學學業的只有兩人。
唐山至胥各莊鐵路通車式中國近代留學事業的第一次嘗試,就這樣夭折了。這不僅是慈禧的悲劇,也是中華民族的悲劇!
儘管被迫中斷在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