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陌生的星球,終極戰爭,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災難。”
災難歷二二八年四月五日,太平洋板塊首先崩塌。在接下來的幾天之內,地殼的其它大板塊全部崩塌。
可以說,用“滄海桑田”都不足以形容這幾天裡發生的事情。
雖然世界聯合戰線已經有所準備,在地球聯邦觸及不到的地方,秘密建造了上千艘能夠容納數萬人的方舟,還建造了更多的臨時空中城市,並且提前三個月開始疏散,但是對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百多億人來說,這些拯救措施只是杯水車薪。只有極少數的人得到幫助,絕大部分人都得直面災難。
在將近一個月的“移山造海”的地質變遷中,在地球上定居的一百多億人中,只有不到五億倖存了下來。雖然空間城市沒有受到影響,但是人類的人口總量也由之前的一百六十億銳減到了五十多億。
只是,災難沒有就此過去。
這場自然災害,產生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影響,即讓地球聯邦政府失去了對地球家園的控制權。
隨著幾乎所有定居點在災難中毀滅,地球聯邦政府的統治區域只剩下了空間城市。
在救災行動中,世界聯合戰線不但建立起了新的定居點,還得到了所有幸存者的擁護與支援,成為了新的統治機構。
和平只維持了不到十年,戰爭就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世界聯合戰線的核心是失去了公民身份,不被地球聯邦政府接納的流放者,而且世界聯合戰線控制著地球上的資源。雖然在災難過去之後,為了重建人類共同的家園,世界聯合戰線與地球聯邦政府簽署的“資源共享協議”為人類爭取到了和平,但是隨著世界聯合戰線在地面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而地球聯邦政府只能統治空間城市裡的居民,雙方的矛盾根本無法消除。
說得直接一點,假以時日,世界聯合戰線肯定會取代地球聯邦政府。
與自然災害相比,“戰爭”這種人為災害造成的影響更加嚴重。
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最終以雙方相互妥協結束。
“為什麼要妥協?”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人類需要和平。”人影嘆了口氣,說道,“戰爭持續下去,誰都無法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地球聯邦政府需要資源,而我們需要恢復生產的工業裝置,人們也渴望平靜的生活。”
楚天疆也嘆了口氣,人類的內戰確實是所有人的災難。
在相互妥協之後,地球聯邦與世界聯合戰線組建了“世界聯合政府”,人類文明開始了艱難的重建工作。
只是,人們面對的不再是那個熟悉的地球,而是一顆陌生的星球。
在滄海桑田的地質大變遷中,南亞大陸幾乎整體沉沒,青藏高原不再是世界屋脊,受到擠壓而迅速隆起的南美洲安第斯山形成了一座新的高原,最高峰的海拔超過一萬米,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非洲大陸西南、澳洲大陸與東南亞的島嶼全部沉沒,南大西洋、印度洋與西南太平洋連成一體,成為了新的海洋。太平洋中部,在馬里亞納群島到夏威夷群島之間出現了一塊麵積超過一千五百萬平方千米的大陸。北美大陸整體向北漂移,與格陵蘭島結為一體,面積縮小到了一千萬平方千米左右。南美大陸向東南漂移,與非洲大陸西端連線到了一起,面積大約兩千萬平方千米。亞歐大陸沿著順時針方向旋轉了差不多四十五度,除了南亞與西亞沉沒之外,歐洲地區進入了北極圈,東亞地區則到了赤道附近,剩下的陸地面積在三千萬平方公里左右。南極洲被整體抬高,位置沒有明顯變化,陸地面積擴大到了一千五百萬平方千米左右。
與海陸變遷同時發生的,還有一個更加嚴重的災難。
這就是,地球的軌道傾斜角消失了,赤道面與黃道面幾乎完全重合,並且由此引發了嚴重的氣候變化。
雖然受地球公轉軌道影響,在中緯度地區仍然有四季變化,但是不太明顯,而且低緯度的赤道附近地區常年炎熱,高緯度的兩極地區則是常年寒冷,南極點的理論最低氣溫能達到零下一百八十攝氏度。
氣候變化,產生了更加嚴重的影響。比如大氣水汽迴圈改變,導致某些地區常年乾旱,而某些地區則常年暴雨。又比如,洋流改變,使得地球上的熱量分佈嚴重不均,引發的惡劣天氣,使得很多原本適合人類居住的陸地成為了生命禁區。這不再是人們熟悉的地球,而是一顆陌生的星球。一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