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部分,無雙鬼才,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袁紹得知此事也是大驚道:“不曾想孫文臺竟敗於華雄之手!”但袁紹也清楚汜水關不下諸侯便難有寸進,但此時聯軍雖由他主事但卻並非他袁紹的一言堂,於是他便立刻聚眾諸侯商議如何克取汜水關。(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五章:受阻

這邊袁紹召集諸侯議事,諸侯自然不敢稍有耽擱,而待諸人到齊袁紹便開口發問道:“如今孫文臺於汜水關敗於華雄,挫了我軍銳氣,而今我等具不得寸進,為之奈何?”而諸侯聞言皆默然不語,顯然都心中瞭然汜水關天險並非輕易可以圖取,是以都存了儲存實力之心。

袁紹抬頭環視帳中只見諸人皆是如此也只得轉向徐濟道:“位置駙馬有何見解?”徐濟早料到袁紹必有此一問於是便起身拱手道:“汜水關如今得董卓增援,急切之間恐怕未必能有所得,文烈亦不知何以攻克,如今唯有誘敵而出方有機會。”說罷徐濟便坐回位置上不再說話。袁紹心中自然是大罵徐濟奸猾,誰不知道汜水關憑藉天險難以克取?所謂誘敵之計也就是好聽而已,難道華雄會自棄屏障以短攻長不成?

念及此處袁紹便又看向諸人,只見公孫瓚身後立著三人,具是容貌雄偉,頗有英雄之氣便奇道:“公孫太守身後何人也?”公孫瓚回頭看向身後居中之人道:“此乃伯珪舊識,曾一道於盧公處求學的劉備,如今為平原令。”曹操聞聽這話忽而插話道:“莫非是從盧公破黃巾的劉玄德?”公孫瓚點頭道:“確是。”

劉備自然也對袁紹和曹操行禮,而公孫瓚也將劉備的出身和功勞一併細說,袁紹聞聽這話立刻便微笑道:“既然與駙馬一般皆是皇親國戚,來人,取座來。”劉備自然便道謝落座。而此時徐濟卻心中已然有些隱隱的不安了,袁紹為何會對一個之前名不見經傳的所謂皇室宗親如此親密?不外乎是要藉著劉備的名頭來壓制自己。畢竟之前自己是諸侯之中地位最為超然的存在,皇親國戚的名頭雖然並不能帶來什麼確實的好處但卻能夠保證徐濟不必受人限制。但劉備的出現顯然就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

原因很簡單,徐濟終究只是外戚,而劉備頂著的名頭是正兒八經的皇室宗親,這樣一來自然便有了尊卑之分,而且劉備如今的地位註定了會被袁紹推上第一線,而一旦劉備取得了勝果又或者戰功那麼自己如果沒有相應的作為勢必會為人所輕視,那麼自己原本藉以為屏障的身份反而會成為他身上的一個枷鎖,但儘管如此徐濟卻也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徐濟總不可能跳出來質疑劉備的身份。這樣不免顯得自己十分卑劣,雖然徐濟心中的確很懷疑劉備這個所謂宗親的身份的真實性。

而正當此時帳外忽然有人進來通傳道:“孫太守再發求援,說是華雄引兵離關似有奔襲酸棗之意,孫太守麾下兵少,恐不能敵,是以望盟主發援兵。”聽聞這個訊息諸人又是一陣交頭接耳,而此時徐濟便不再沉默了,而是起身道:“盟主,文烈請戰。願提本部兵馬前去增援孫文臺!”

徐濟之所以這麼做很簡單,他料定了華雄不會對已經被他打殘的孫堅餘部有什麼更多的動作的,那麼華雄離開汜水關的目的必然就是酸棗大營,與其留在酸棗被袁紹差遣與噁心他倒是不如脫離而去。匯合孫堅之後再行考慮接下來的動作。而袁紹的打算自然也是增援,畢竟孫堅是正經十八路諸侯中的一位,而且奮勇爭先願意擔當先鋒。自己不救必然會為人詬病,徐濟自己願意去自然是極好的。

而曹操也沒有多說。他雖然並不清楚徐濟的打算,但卻知曉孫堅與徐濟關係極好。如今孫堅罹難徐濟當然不可能不救,於是在袁紹點頭之後徐濟便立刻離開大帳命令高順拔營直奔汜水關下而去。徐濟做的很乾脆,他甚至根本沒有留下哪怕一個人守衛他在酸棗的營寨。徐濟根本不打算再回酸棗了。

當然此時袁紹還並不曉得徐濟的打算,不過即便知道了袁紹也是不會阻擋的,因為徐濟在身旁不論如何都還是會對袁紹產生些許的阻礙,他倒是巴不得徐濟走得越遠越好。但曹操就未必會是同樣的想法了,袁紹雖然並不似當初那般輕視徐濟但說到底還是有些看不起的,但曹操不同,曹操幾乎算是當今世上最清楚徐濟真正實力和能力之人了,他從未把徐濟看的那麼簡單,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曹操清楚徐濟絕不會幹出什麼沒有意義的事情。

不過如今卻還沒有人意識到徐濟的離開。

此時的孫堅已經被迫退離汜水關五十里外暫駐了,他一面等著袁紹的回信一面觀察著華雄的動作,也正是由於孫堅的小心他才避過了華雄行軍的路徑,華雄自然也沒有興趣去找孫堅殘部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虐愛:強寵公主

大刀闊斧

傾心凰女

1

梁蕭升官記

可否出離

犯罪偵探決定拯救世界

尤絨

小蘑菇

一十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