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驚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8章、不懷好意,強強聯手,庶女芳菲,夜雨驚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深深感到了來自宮廷的威脅。
無奈,只好將世子送出來避難,簽了賣身契給鬚眉先生做弟子。
當年的巫蠱案雖然早已成為過眼雲煙,但宜昌侯始終難以忘懷,數年間透過各種渠道,悄無聲息的派人打聽,零零碎碎得到些線索,粘合在一起,隱約猜到了幕後真兇是誰。
宜昌侯的母親曾是先帝的太子妃,可惜還沒進宮做皇后,就香消玉殞。先帝很快改立了聖懿皇太后為正妻,聖懿皇太后手段了得,將先帝的後宅打理的井井有條,世人都說她賢良,與先太子妃相比,不知強多少倍。
漸漸地,隨著先帝登基,聖懿皇太后掌管後宮大權,也就沒人再提那位故去的太子妃。
宜昌侯被封做太子那一年,恰好聖懿皇太后被查出三個月的身孕。
本來先帝並無立儲的打算,可北邊邊境遊牧民族作亂,先帝剛剛繼位,朝中有不穩趨勢。為求穩固民心,先帝便在那時立了儲君。
據說先帝還在猶豫要不要立儲君的時候,是聖懿皇太后挺著肚子說了句“公道話”,才叫先帝下了決心。
誰知道,就在立儲不到三天的時間,後宮便出了巫蠱案,聖懿皇太后肚裡的孩子沒了,矛頭直指太子。
先帝勃然大怒。將廢太子貶為庶人,逐出京都,發配邊疆。其後又是聖懿皇太后求情,才將他過繼給宜昌侯。保住一條性命。
小童出生時,先帝曾一度動念頭將宜昌侯接回京,後來卻作罷。那時候,宜昌侯心灰意冷,也明白宮中只要有聖懿皇太后,他這一脈就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小童長到一二歲時,幾次有難,看似尋常簡單,但次數頻繁還是惹來了宜昌侯的懷疑。
這一查,端倪始終與聖懿皇太后的孃家脫不開干係。
“師弟......你要知道。皇帝可沒有子嗣,只要他死了,朝中必然有人想起你的父親。廢太子恢復清譽,自然是繼承大統的不二人選。”
小道士挑唆道:“到時候你就是新任太子,師弟。飛黃騰達那日,千萬不要忘了師兄我啊!”
小童被他說的心煩意亂,悶聲道:“那你圖的是什麼?我可不認為師兄你這樣好心,會為我鋌而走險。”
這師兄弟倆從見面那日開始,就都是你防著我,我算計著你。
倆人誰都沒安好心。
小童心思亂動的同時,不忘打聽打聽師兄的企圖。
就見小道士開懷一笑:“還是師弟最明白我。我嘛......求的也不多。就是盼著皇帝死後,不在圍剿我們平碭山。”
平碭山幾千土匪,是京都的心腹大患,一直被朝廷時不時的攻打。
小道士前些日子藉著下山採購之便,與平碭山的人取得聯絡,才知新君繼位後。另調派了一萬人對山上兄弟們進行圍剿。
短短一月內就有三次,且圍剿規模遠勝過以往。
平碭山說有匪首三百,兵眾五千,實際上這些數字都是虛的,能上陣打仗的還不到兩成。
因為這。小道士才萌生了將皇帝引誘上山,然後刺殺的念頭。
在京城也好,在閔家也罷,小道士不敢亂動手。
只有人上了鬚眉山,到了自己的地盤,小道士才敢肆意行動。
不過在這之前,他要尋到一個幫手。師弟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可是,皇帝既要上山,身邊就一定時候高手如雲,憑我們倆如何能取勝?”
小道士見師弟鬆口,忙道:“這有何難?山中地形複雜,咱們只要將人引進陷阱之中,管他什麼絕世高手,也難逃咱們師兄弟的手心兒。”
“師兄想的好,可事後必定牽連到閔家。師妹她......”
小道士嗤聲笑了起來:“我真不知說你什麼好才對。你這個時候反而關心起她來了?小師妹!呸,連拜師儀式都沒舉行過,她算我哪門子的師妹?”
小童一時啞然。
師兄說的不無道理。
師兄和他拜師的時候,可都是規規矩矩,正兒八經在祖師爺面前磕過頭的,不敢欺師滅祖,不敢違拗師命。祖師爺定下了八十八條門規,他們倆是連夜跪在前面泥塑像背下來的。
可到了閔芳菲這兒,竟全都免除了。
小道士冷笑:“你真以為師傅要收她當徒弟?笑話,怎麼可能呢?師傅無非是看中了她那點子手藝,等吃膩了她的手藝,自然遠遠打發了她。既然都是走,咱們不放好心‘送’她一程。”
小童警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