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驚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3章、名藥補身,府中節流,庶女芳菲,夜雨驚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久,還是將瓷瓶推還了回去:“請公公轉告太嬪娘娘,犬子的病已有好轉,這藥是娘娘安身立命的根本,輕易不要外傳。娘娘的心思,微臣都明白,只是太嬪娘娘有所誤會,犬子是個庸才,不配得到太嬪娘娘賞識。”

閔朝宗有心吐露實情,但對一個太監,他又不敢請完全信賴。

和先帝的妃子有情,雖然是在影太嬪進宮前,可畢竟生了孩子,叫天家知道,閔氏一族都要掉腦袋。

然而,就這樣瞞著影太嬪,眼見對方舍了命似的幫閔雲凱,大老爺又於心不忍。

芳華才是她親生的女兒,此時芳華孤身在宮,自己需想個法子見見影太嬪,親口說出真相。

沅宗見閔大人推拒堅決,索性也不勉強,大大方方將瓶子收在懷中:“既然大人不願欠我們娘娘這個人情,奴才也不好勉強。不過,出宮前娘娘曾囑咐,若是大人走不通蔣太醫這層關係,我們娘娘願意出面。”

閔朝宗驚的連連擺手:“不妥,不妥。太嬪娘娘千金之軀,怎能為犬子勞心?”

其實他是怕宮裡察覺出什麼,更揪出當年的風流韻事。

閔朝宗一頭冷汗:“婕妤曾派人送過口信回來,說太嬪娘娘在宮中對婕妤極為照顧。臣想請公公代為轉達謝意,婕妤年紀還小,不通宮中人情世故,若有不當的地方,還請太嬪娘娘照拂。”

沅宗笑道:“大人好客氣!連我們太嬪都指望著婕妤的蔭庇,如今萬歲身邊,除了王美人,也就只剩下了閔婕妤。府上飛黃騰達的日子還在後頭,不過大人放心,奴才一定將您的話轉達到。”

閔朝宗親自將人恭送至門外,背手嘆息良久,才轉身去內院看大太太。

轉眼這就進了八月,閔雲凱靠著蔣太醫命人送來的小丹,竟也平平安安活了下來。就是身子骨糟損的厲害,需要各種藥滋補著。

靈芝、人參、肉桂、豆蔻......這些東西不要錢似的被燉成藥汁往閔雲凱的肚子裡灌。

閔朝宗的俸祿也不過那些,家裡日常支出都是大太太在打理。這連日來,為閔雲凱的藥錢就花了不止千兩。這還不算私下打點蔣太醫的部分。

大太太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和閔朝宗說了兩次,閔朝宗都只是裝傻,只過問兒子病情,卻不說拿私房貼補家用。

大太太一怒,索性全府節約開支。

從僕役到主子們,每日飯菜都大幅縮減。預備要做的新衣裳也都裁減了,還叫管家將新打的幾件首飾退還了回去。

閔朝宗不管這個,他現在來回奔波在去行宮和京城的路上。

府裡上下都是叫苦不迭,連每日往府上送菜的兄弟倆都察覺出了不妥。當初因為狗骨頭的事兒,品婆婆對這兄弟有些疏遠冷淡,二人也覺得訕訕的,可又捨不得固定的收入,就一直悶頭給閔家送米送菜。

好在兄弟倆不敢以次充好。

然而這段日子以來,品婆婆每日所需的蔬菜,瓜果減少三成不止。兄弟倆想了想,還是來求品婆婆給指條明路。

“婆婆,是不是我們做的不好,府裡另換了人送菜,”年紀大些的哥哥哀求道:“求婆婆和四姑娘說一說,我們以後只會更小心。”

品婆婆一手推開他,沒搭理,另叫了人來端菜:“這碗紅燒茄子是表姑娘房裡的,鍋裡的香煎脆皮豆腐一會兒給四姑娘端去,大太太說要吃清淡些,我另做了涼粉,取些冰來鎮著,等會兒我親自送去。”

這兄弟倆面面相覷。

府裡主子們的菜怎麼都是素的?

品婆婆見他倆還在門口打量,只好道:“你們也瞧見了,如今家裡主子們都是兩道菜,我就是有心幫你們,可能力不足。”

兄弟二人這才有些信了,卻又不解:“府裡不是出了位娘娘嗎?怎麼還吃的這樣素淡?”

靖童從前院過來取食盒,恰好見這倆人堵在廚房門口,心裡便不舒服,嬌斥一聲:“素淡不素淡,和你們什麼關係?送完菜趁早走,小心叫我知道再弄什麼狗肉狗骨頭進來,姑奶奶要你們好看!”

兄弟倆落荒而逃,廚房中三個媳婦紛紛出來相迎,笑嘻嘻道:“還是靖童姑娘爽利,幾句話就嚇跑了他們。靖童姑娘不知道,這倆小子囉嗦的很,沒有你坐鎮,還真趕不走她們。”

靖童脾氣雖然火辣,心裡卻清楚。

三個媳婦無非是拿自己擠兌品婆婆,她才不沾這麻煩呢,立即道:“姑娘說,明日老爺回來,似要宴請同僚。品婆婆擬出個選單子,只照二兩銀子去做,素菜多些無妨,要緊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