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部分,大國的興衰,人生幾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主要歸功於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的美國造船能力。到1942年中期,美國新下水的船隻噸位已經超過德軍潛艇擊沉的船隻噸位。據此,一位著名權威人士的結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潛艇戰只能推遲、但不能改變戰爭的結局。”在地面作戰中,情況也是如此。二次大戰在歐洲主要是敵對雙方炮手與坦克乘員之間的戰爭,但德國的牽引火炮、自行火炮和坦克的產量大大少於蘇聯,更不用說與所有同盟國加在一起了(見表33)。

表年各大國坦克產量(輛)

但是最能說明問題的數字是飛機產量(見表34)。這是因為人人皆知,沒有制空權,陸、海軍就無法有效地作戰;有了制空權,不僅可以取得作戰的勝利,還可給敵方的戰時經濟以嚴重破壞。

表34。各大國飛機產量(1939—1945年)

而且,這些統計數字無法說明這一事實,即英美飛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四引擎重型轟炸機。所以,就引擎量及飛機重量來看,同盟國比軸心國的優勢更大。這就從根本上回答了,為什麼儘管德軍為保持制空權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他們的城市、工廠和鐵路線還是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狂轟濫炸。在日本情況更嚴重,整個日本本土幾乎沒有空中保護。另外,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鄧尼茲的潛艇不敢露出水面,為什麼斯利姆將軍在緬甸的部隊得以增援英帕爾平原,為什麼美軍航母能在整個西太平洋對日軍基地發起頻繁攻擊,以及為什麼當盟軍士兵遭到德軍頑強抵抗時總能召來飛機消滅敵軍,繼續向前推進。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在D日(1944年6月6日),德軍在西線只能糾集319架飛機,去對付盟軍的12 837架。借用克勞塞維茨的話說,擊劍(就像戰爭)固然需要技巧與經驗,但如果一名劍手將劍用完,那麼技巧與經驗將於事無補。在“鑄劍”之戰中,同盟國顯然取得了勝利。

人所共知的事實是,即使在德、日帝國擴張之後,交戰雙方的經濟和生產能力的不平衡,也遠甚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雙方的力量對比。據我們所掌握的情況粗略估計,1938年“大德意志”在世界工業產量和“相對戰爭潛力”方面所佔的比重,大致等於英法的總和。在資源總量和戰爭潛力方面,德國也許低於英法兩個帝國的總和。但戰爭爆發時,英法兩國的動員和戰備水平不如德國。而且,如前所述,在關鍵性的作戰專業技能方面,同盟國不如敵手。德國在1939年和(特別是)1940年征服的土地,使它在實力上大大超過了丘吉爾領導的被封鎖、且受到一定打擊的英國。法國的垮臺和義大利的參戰,使大英帝國面前出現了一支強大的聯合軍事力量,它的戰爭潛力可能比英國大1倍。從軍事上看,柏林…羅馬軸心有所向披靡的地面部隊,海上力量仍然不足,空中力量與英國大體持平。所以,英國選擇在北非而不是歐洲作戰。如果只看到紅軍遭受的嚴重傷亡,以及蘇聯的領土和工廠被佔領,那麼德國對蘇聯的進攻初期似乎並沒有改變這種力量對比。

然而,1941年12月發生的重大事件卻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力量對比——蘇軍在莫斯科的反攻說明它不會敗在德軍的閃擊戰下。日本和美國捲入這場戰火已遍燃全球的戰爭,使一個具有巨大工業生產能力的“大同盟”得以形成。它還不足以立即影響戰爭的程序,因為這時德軍仍然十分強大,能在1942年夏天對蘇軍發動新攻勢;日本也正陶醉於戰爭頭6個月對準備不足的美國、荷蘭和大英帝國作戰時輕而易舉地取得的勝利中。但這一切並不能掩蓋這一事實,即縱然把法國算在德國一邊,同盟國也具有2倍於軸心國的生產能力(根據1938年不十分確切的數字,但這些數字肯定低估了美國的生產能力),3倍的“戰爭潛力”,3倍的國民收入。到1942年和1943年,同盟國的戰爭潛力就已轉化為飛機、大炮、坦克和軍艦等武器裝備。事實上,到1943—1944年,僅美國一國就已能每天建造1艘軍艦,每5分鐘生產1架飛機!此外,同盟國還生產了許多新式武器(如“超級堡壘”式轟炸機、“野馬”式戰鬥機、輕型艦隊航母等),而軸心國只能生產少量先進武器(如噴氣式戰鬥機、德國U…23型潛艇)。

。。

兩極世界的穩定與變革(4)

瓦根菲爾統計的主要參戰國軍火產量數字,很好地說明了雙方武器產量對比的巨大變化(見表35)。

表35。各大國軍火生產1940—1943年

〔單位:10億美元(1944年幣值)〕

由此可見,1940年英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隨身空間鄉村小神醫

郭家七叔

開局一個金錢掛

晨鍋鍋

愛上天使

卡車

圓心

紫色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