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大國的興衰,人生幾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減弱。西方搞不清楚的是蘇聯的這些措施是周密策劃的——完全合乎邏輯的是蘇聯領導集團熱切希望,使其衛星國和衛星國的人民脫離西方的思想和富庶的影響,還是斯大林末日來臨前偏執狂病加重的反映。無論其原因何在,世界上還是出現了一大片絲毫不受“美國統治下的和平”影響的地區,在人們前面形成了另一種發展局面。
蘇聯帝國的壯大似乎證實了麥金德等地緣政治學家們的預言: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的資源將被一個龐大的軍事強國控制;海洋強國若想保持全球力量均勢,須抗擊該國向大陸邊緣地帶的進一步擴張。幾年後,朝鮮戰爭爆發了。美國政府大為震動,完全放棄了原先“一個世界”的想法,而代之以超級大國在國際舞臺上展開殊死搏鬥的格局。可是,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格局在1945年的局勢中就隱約出現了,像德·托克維爾所預言的那樣,美國和蘇聯正在成為能決定半個地球命運的兩個國家,世界上只有這兩個國傢俱有這種能力;但與此同時,兩國也自然淪為“全球性思維”的犧牲品。1946年莫洛托夫宣稱:“蘇聯現在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沒有蘇聯參加,任何國家都不可能解決任何重大的國際關係問題……”這其實是美國對丘吉爾和斯大林莫斯科會晤(兩人可能就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