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雜交水稻
枉度紅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6章 雜交水稻,穿越後我抄詩被大儒的女兒看中了,枉度紅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來工業的發展還得按部就班地來,這沒有蒸汽機,就不可能在這個基礎上面做得更好的原材料。 現在孫尚志也看明白了,這還是得按著這個順序來。 有些東西可以跳過這個步驟,但是大體上還是無法跳過去的。 水力,就要先用蒸汽機,只有這樣,才能做出便捷的加工裝置,同時可以做出火車這種運輸工具出來。 水泥就算是做出來了,想要建成水泥路,也不是很容易的。因為沒有那些採石機械和運輸的車輛,只做少部分的地方還可以,但是大規模地是不可能完成的。 再說了,現在楚國的經濟也經不起這般大肆建設,雖然有自己這個變數,可是發展還是得一步一步地來。 想通了這些,孫尚志反倒是有點釋然了。 既然急不來的,所以便要抓住一個方向。 農業方面,因為有了抓魚的新網,而且汴城這裡孫尚志也弄了一個造船廠,這樣的話,內陸也可以生產一些漁船。 其實現在的野外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所以無論是木材還是漁業很多年都不會用完。 再說了,要是李浩堂那邊的漁船能夠去到更遠的海域,打上來的海魚那就是源源不斷來形容了。 不過,還是得要改良種子才行。 無農不穩,這是中國上下幾千年都流傳的話,而且每一個朝代都把農業放在很高的位置。 楚國也同樣是如此,建有專門的農作司,就是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的衙門。 現在孫尚志已經把它改成農業部了。 想到這裡,孫尚志便直接來到農業部裡,找到了現任的農業部的部長湯元洲。 湯元洲完全沒有想到孫尚志會到農業部來,馬上便向孫尚志行禮問道:“皇上,不知道皇上到農業部來是為了何事啊?” “是這樣的,我想知道現在我們楚國糧食畝產是多少?” “皇上,我們楚國的一等田的產量大概在三百四十斤的樣子,二等田的產量就是在三百斤的樣子。至於三等的,這個就不好統計了,因為這與當年的年成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年成好的話,大概每畝在二百七十斤的樣子,要是年成不好,顆粒無收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湯元洲回答道。 湯元洲作為農業部的部長,可是真真實實的農業方面的人才,可不是做行政管理的那些人。 所以他每年都會要親自去測試許多的資料。 孫尚志現在也知道那所謂的一等田就是在平原之上的那些可以灌溉的,非常肥沃的田。而二等田就是在山谷之中,肥力要差一點,光線也要差上一點,但是卻不會有缺水的擔憂的田。至於三等國,就是在山上那些無法靠人力灌溉的田。 這也難怪楚國老百姓為什麼會不夠吃的了,糧食的產量這麼低,能夠吃才怪了。 “湯部長,我這裡有一種辦法,你看一下能不能推廣一下?”孫尚志說道。 “哦,皇上有何妙策?”湯元洲聽到孫尚志話,馬上就有些期待。 主要是孫尚志好像什麼都能夠做得最好,就算是農業孫尚志從來都沒有碰過,但是湯元洲還是感覺孫尚志的辦法一定是個好辦法。 “是這樣的,下一次插秧的時候,用繩子比著插秧,每一行都要差不多的距離。這樣的好處就是每一行都會很直,能夠起到通風的效果,我想著這樣是不是可以提高一點產量。”孫尚志把自己以前在鄉下看到別人插秧的那個場景給湯元洲說了一下。 湯元洲聽了這個辦法,馬上就沉思起來。 孫尚志倒是沒有催他,而是也想看看這個農業部的部長的水平如何。 過了一會兒,湯元洲這才說道:“皇上,這種方法很可能有用,但是如果這樣的話,那農民的就會多了一道工序,這也會影響春種的時間。要不這樣,明年開春,我們先在試驗田裡試著這樣,要是真有效果,我們再在全國推廣,這樣也穩妥一下咪。” 這種方法孫尚志可是在前世早就見過全國推廣過了,所以他覺得沒有必要在這裡浪費時間,要是早一年,糧食的產量就會早一年得到增產。 所以孫尚志馬上便說道“這種方法不用去試驗了,你直接全國推廣就是了。我今天過來,就是還有一種方法,這就需要你們來做試驗了。” “哦,不知皇上要做哪種試驗?”既然孫尚志都這麼說了,湯元洲也只好按著孫尚志的說法來做。 現在又聽到孫尚志想要自己農業部做試驗,也是有所期待。 “是這樣,我們的水稻不是有很多品種,你選取兩種品種套種在一起,這樣也許會得到更高產,效能更優的水稻品種來。”孫尚志對湯元洲說道。 這就是孫尚志前世的雜交水稻,不過孫尚志也不是很懂這個,還得湯元洲去自個兒試驗,至於是不是適合這個世界,也要看這試驗的結果了。 “皇上是說不同品種的水稻種在一起,會得到新的品種?”湯元洲還真有點想不通這個道理。 不同品種的水稻也能結出新的品種來。 雖然有些不敢相信,但是孫尚志給他們楚國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孫尚志又是皇上,他說的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