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鍵盤傳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章 評詩,紈絝到底,我是鍵盤傳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到這裡,李顯已經開始哽咽,不再說下去。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後排大帳內,韋后、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金仙郡主、玉真郡主、華菁菁、娑娜等人正與金城公主話別。

中宗喝了幾杯酒,沒有心思看大家運思寫詩,起身轉到後帳,與家人一起來與金城敘別。

中宗想最後問詢公主意見,說:“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一聽很不習慣,嘆了口氣道:“陛下還是叫奴奴小名,更親切些。”

中宗笑道:“孤家思今日是正式告別場合,所以才這麼稱呼。其實我說起來也感到有些彆扭。好!還是像平日吧!”

接著,中宗大聲吩咐道:“內庫,將奴奴的嫁妝清單拿來,念給公主奴奴聽聽,看還有什麼需要補充之物?”

金城聽了所有陪嫁之物:“感謝陛下所賜的豐厚嫁妝,但是奴奴最想要的是……。”

金城欲言又止。

中宗一看知道她還有所求:“要什麼儘管說出,孤家一定會滿足奴奴的要求。”

金城思索一下,她開始長心眼了,想留一伏筆:“嫁妝如此豐富,奴奴已知足了。將來在邏些時想起來,再請求補充吧!那時陛下不會不給吧。”

“當然會給!當然會給!再把陪同入藏的主要人員名單,讀一讀。”

金城聽罷道:“人員也夠了。只是奴奴最喜歡的是‘龜茲樂’,請求陛下賜給一支樂隊,帶往吐蕃,不知可否?”

“對,你是個‘龜茲樂迷’,你要不提。孤家也忘了。就命今天來的這一隊作好準備,跟隨你入蕃。你看如何?”

金城一聽連忙道:“謝陛下恩准,可以以此隊為基礎,有不願去高原。或家裡自身有困難不能離家前往的。可留下,另換願往的他人。”

“好!就按奴奴的意思安排。”

金城道:“奴奴已經心滿意足了。”

中宗起身:“外帳文武大臣都在為你作詩祝賀。就一齊去聽聽吧!”

幾人來到外帳,大臣們還在動腦運思。

群臣中先有宗楚客、閻朝隱、張說、蘇梃等人首批完成即席賦詩。他們寫完後,專心品茗酒茶,靜等中宗召讀。內心都希望詩作能列頭籌。

中宗道:“金城公主此次遠嫁吐蕃,是造福於民,有利於邊疆的安寧,避免或減少戰爭流血。孤家特地為公主寫一制書,本擬向大家宣讀。但考慮時間之故,已由門下寫出多份,放在大堂上。讓大家一觀,大家對孤家寫的制書有什麼意見?”

宗楚客拍馬屁的功夫一流,他首先道:“陛下制書寫得有理有法,擲地有聲;有文有情。催人淚下。誠為少見的一篇制書典範。”

大臣蘇梃說:“陛下所寫制書,表明我大唐對與吐蕃聯姻的重視,從此唐蕃人民可安居樂業,不再受戰爭之苦。”

太平公主也不甘落後:“建議讓翻譯將文意,譯給吐蕃大臣和使團知悉,不知陛下意見如何?”

中宗一聽,怕耽誤時間太久,便道:“今天是來不及了。此事可以由內侍去辦。內侍先將寫出的那一份,送給吐蕃使團讓名悉臘翻譯一下,給他們聽一聽。”

轉身問金城公主:“看制書後吐蕃使者們有無反映?”

金城笑了笑:“吐蕃人除個別人大體看得懂外,其他都不全懂,只好等譯出後告訴他們了。”

中宗斟酌道:“為了幫助他們都瞭解,就讓宣政院的通司,多來幾位,給他們翻譯解釋。下面大臣們寫詩作賦,他們聽懂就更難了,也得通司協助,安排他們另一大帳,慢慢翻譯解說吧!”

金城公主點頭道:“這樣好!請名大人向吐蕃大副論說一說,如何?”

名悉臘道:“這樣另分一帳,讓吐蕃的迎親人,也欣賞一下唐詩,能聽多少就是多少吧!”

接著還有大臣想讚譽幾句,但是,中宗也沒有心思聽這些恭維話,連忙止住:“下面還是讀諸位大臣的大作吧!”

大臣們一個個把所寫之詩都擺在面前,以便宣讀。考慮到皇上有《制書》在前,一個個都恭寫,“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中宗道:“今天詩文優劣,朕有意讓金城公主作評判,眾卿是否同意?”

大家都說這個主意好,就請公主當評判吧!

金城公主知道這是陛下器重自己,可實際也給自己出了難題,這些寫詩之人都是年高德懋的長輩,文筆上又是一些大家,自己哪有這麼高水平去評頭論足呢。可又不好推辭,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當不成謀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躺平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