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鍵盤傳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訛詐,紈絝到底,我是鍵盤傳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陶思忖片刻問道:“想必劉老夫子定是回絕了他!”

“那是自然!不過,這個劉仁義離開的時候放出話來了!”

“他放出何話?”

“他說在長子縣只要是他看上的東西,還從未失過手!現在他出五貫我們不賣,到時候就算他出一貫錢我們也會求著他買的!”

“這個賊子也太猖狂了,小主人,要不……”裴嶽怒不可遏。

李陶擺擺手,他知道像劉仁義這樣的人在哪朝哪代都不會少。若是小覷了他,搞不好陰溝裡翻船了也未所知。

傍晚時分,郭壯從縣衙回來,李陶向他問起劉仁義的情況。

“在長子縣真正說了算的,不是別人,正是劉仁義!”郭壯的第一句話就讓李陶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怎麼會這樣?難道整個縣衙都成了擺設?”劉玄瞪大了眼睛,他還從未聽說過縣衙的官吏都要聽一個做生意的商人擺佈的事情。

“差不多是這樣吧!縣衙中除了少數幾個人能獨善其身外,其餘的都已經與劉仁義同流合汙了!”郭壯苦笑道。

“想必郭捕頭也是獨善其身之人吧!”李陶盯著郭壯。

郭壯低下了頭:“我是鬥不過他,又不願與他沆瀣一氣,只得出此下策了!”

“你也是堂堂七尺男兒,依你的武功還需怕他?既然這個劉仁義人神共憤,為何不將此人緝捕歸案?”裴嶽在一旁譏諷道。

郭壯漲紅了臉,他抬頭道:“我郭壯不是貪生怕死之人,若只是我一人,我自是不怕他,大不了鬧個魚死網破!可我還有高堂在上,我若是不計後果牽累了阿孃,這可如何是好?”

李陶在一旁替郭壯分辨道:“嶽伯,郭捕頭只是個流外官。比他官大的都與劉仁義沆瀣一氣了,他能做到這一步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聽李陶如此說來,裴嶽便不再言語了。

“郭捕頭,你所說的獨善其身之人還有誰?”李陶接著問道。

“只有縣令張瑋和縣尉趙朗真二人!”

李陶若有所思道:“看來此事還須從長計宜!”

還沒等李陶從長計宜,第二日便有人上門了。

劉玄進屋來悄聲道:“李小郎君!長子縣縣丞要見你!”

“長子縣縣丞?”李陶皺眉道:“我不認識此人呀?劉老夫子,你請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劉玄領著一個氣宇軒昂的男子走了進來。

那人見了李陶,也不寒暄,開門見山道:“鄙人姓楊,名有林,為長子縣縣丞,聽聞李小郎君所開秋風破甚是紅火,收入頗豐,可否為桑梓百姓盡份薄力?”

李陶聽明白了,這個楊縣丞是來索賄的,可話卻說得理直氣壯、冠冕堂皇。

劉玄在一旁也不言語,只想看看李陶如何應付。

李陶笑道:“楊縣丞,你說得在理,不知我該捐多少呢?”

楊縣丞見李陶識趣,說道:“二十貫足矣。”

李陶皺了皺眉頭:“這麼多?”

楊縣丞皮笑肉不笑道:“李小郎君!若是你嫌多,還有一個法子,也可以不用納捐!”

“哦?楊縣丞,請說來聽聽!”

“將秋風破盤給劉仁義劉掌櫃!”

李陶二話沒說,對劉玄道:“劉老夫子,帶楊縣丞去支領二十貫錢。”

楊主簿笑呵呵地向李陶一抱拳:“謝過李小郎君,就此告辭,下月再來扣擾。”

李陶一聽,腦門頓時起了黑線:敢情這捐款還得每月都捐?這與發薪水有何異?

沒待李陶感嘆完,接下來主簿、孔目、曹司、書吏、令史、主事、都事、知印、虞候、堂吏、勾押、都頭、公人、書手、典庫、吏典、貼司等胥吏不下數十人以各種名目都來找李陶要錢,使李陶不勝其煩。待把這些人全部打發走之後,細算一下前前後後竟然支出了二三百貫錢之多。

郭壯得知這一訊息之後,義憤填膺道:“這必是劉仁義的詭計,他用這一招不知坑垮了多少商人!”

說罷,郭壯對李陶道:“李小郎君,你且稍候!我去找人想想辦法去!”

看著郭壯急匆匆離去,李陶的臉色也變得陰沉起來。他之所以忍氣吞聲,是為了不想讓人注意,但這並不代表他能容忍任人宰割。

……

天剛擦黑,長子縣縣尉趙朗真坐在自家炕頭,面前放著一壺燒酒自斟自飲。

趙朗真四十歲上下的年紀,臉上總掛著一副笑模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當不成謀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躺平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