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鍵盤傳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劫鹽案,紈絝到底,我是鍵盤傳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對李陶嫉妒的並不止華菁菁一個,還有一個便是王立輝。當初去找李陶解救盧月兒的便是王立輝,如今盧月兒獲得了自由,他自然也在心裡感激李陶。可是,盧月兒對李陶如此之好,卻也同時讓他心裡極度失落。
雖然最初瞧不起自己的兩個女孩子如今都被自己折服,可李陶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正在為錢的事情發愁。他和盧老爺說的事情必須得辦到,可興辦盧氏書院需要大筆的資金。本來李陶已經和範和甫談妥,由範和甫牽頭組織舒城商人捐資興辦書院。可是不知怎麼的,這兩日李陶連範和甫的面都碰不著,就算碰到了,還沒來得及說話,範和甫便匆匆而去,這讓李陶鬱悶不已。
……
“九郎,搞明白沒有?你爹爹究竟是怎麼回事?”老遠見範長風匆匆趕來,李陶便迫不及待地問道。
“搞明白了,阿陶!你冤枉我爹爹了,並不是爹爹不理你,而是他遇到麻煩了,現在顧不上理你!”範長風氣喘吁吁道。
“遇上麻煩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陶心裡焦燥不安起來,若是範和甫這裡出了什麼差錯,那自己的計劃就等於夭折了,他可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
聽範長風說完,李陶才知道範和甫真的是遇到大麻煩了。
範和甫的範記商號是經營各地特產的老字號,除了酒、茶、絲綢生意之外,最主要的便是鹽了。
大唐的鹽鐵都是官營,鹽雖然不允許私人生產,但卻可以經營。當然,必須要有官府發放的鹽引。這些年來,廬州城中的鹽有一部分便是由範記商號經營的。
此次,範記商號受廬州刺史委託,專門從浙江押解了十車食鹽送往廬州城。為了趕時間,押車的夥計星夜兼程,不想前天子夜時,在舒城縣地界一個叫柳樹灣的地方,被一夥強人眼睜睜劫走了十車精鹽,夥計被繩捆索綁扔在路旁,昨天早上才被路人解救。
範和甫向縣衙報了案,縣令趙登高一聽吃驚不小,這十車鹽可是要送到廬州城去的呀,且範記商號千里運鹽,這眼看就到目的地了,卻在自己的地界被搶,這案子能破還好,要破不了,趙登高肯定沒好果子吃,可僅從捆人的繩子和封嘴的布條去破案也太不靠譜了吧。
趙登高從押車夥計那裡得到了一條重要的線索:其中一個夥計在和那些惡人打鬥時,曾不小心砍破了車上的一袋鹽。
趙登高一聽馬上轉憂為喜:惡人駕車逃跑,車在路上顛簸不停,那鹽自然撒落一路。
趙登高急命捕頭帶人前去柳樹灣循著鹽跡查詢。可也是天公不作美,好端端的天,竟下起暴雨來。很快,趙登高派出的人一個個落湯雞似的回來了。這地上的鹽被雨水一衝,都泡化了,還查什麼呢?趙登高沒轍了,到了下午,他只好在縣衙貼了懸賞告示,開出賞金五十貫,希望有能人能幫助破案。可直到今天上午,還是無人揭榜。
李陶聽罷,不由愣住了,不管是誰碰到了這種事情心裡都不會好受。此時自己若是再去找範和甫說捐資辦學的事情,那就太沒有人情味了。可這辦學之事也耽擱不得,沒有了資金來源,辦學便成了一句空話。李陶思慮再三,決定先幫範和甫儘快找到這些鹽,再說捐資辦學之事。
可是不論李陶如何絞盡腦汁始終是想不出辦法來,這讓他相當的鬱悶。
……
“阿陶,你今天是怎麼了?怎麼講得顛三倒四的?”華菁菁不滿地抗議道,
李陶雖然在想著心事,但也沒忘給大家講故事。如今學生們已經成了習慣,每日下了私塾,十八個孩子一個不少的都聚在柳樹邊,聽李陶講故事。由於今日李陶心不在焉,自然是漏洞百出。
“阿陶一定是累了,要不今日就別講了,先讓阿陶歇著吧,明日再講吧!”還是盧月兒體貼李陶,為李陶解圍道。
華菁菁聽盧月兒如此一說,也不好再說什麼了,也關切地問道:“阿陶,你可是哪裡不舒服?要不找爹爹給你瞧瞧?”
“阿陶步是不舒服,而是遇上難心事了!”範長風在一旁道出了真相,
“九郎,到底是怎麼回事?”眾人望著範長風。
範長風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述說了一遍。
盧月兒見李陶是在為自己的事情而煩惱,不由眼圈一紅:“阿陶,都是我不好,讓你受累了!”
李陶見狀趕忙安慰起盧月兒,其餘人在七嘴八舌地商量辦法。
“李陶,我有一個法子可以幫你!”一個怯怯的聲音突然傳來。
嘈雜聲頓時消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