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部分,烽火自妖嬈,紅色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傳出來的,我率軍攻打燕軍,亦是在進攻的魏軍口裡傳出‘皇上已死’的叫喊,我知道是詐,殺了幾十個,無奈那叫喊如瘟疫一般迎風而長,控制不住,回到鄴城後我暗暗調查,才知道原來是李農相國與燕國勾結,他們有訊號,待皇上一往燕營去,李農就派人殺了假扮皇上的那將士,當時皇上要往燕營救皇后,只有我與皇上知道,其他營兵不知道,只道皇上真的被殺了,再加上營中摻進幾個不懷好意的,謠傳一下就傳了出去,令我措手不及。”
“王大將軍,現在不知道皇上在何處?”
“不管皇上在何處,此次劉顯領兵前來,我們要想辦法保住皇上的基業……”
“很好,王遠征,朕沒看錯你!”冉閔一掀開軍帳的簾子。走了進去,眾將大吃一驚,定睛去看,很快的,眾將看出來了,這個鬍髯撩亂正是他們的皇上冉閔,眾將大喜過望。紛紛地過來參拜。喜極而泣。
一陣紛亂後,坐好商議,冉閔說:“劉顯不足以為患。別說區區不到十萬人,就是來了三十萬人,也沒有什麼,只是這次從襄國城到鄴城。盜賊叢生,尋常百姓有一頓沒一頓的。咱們還有多少軍糧?只向李農相國要,他給了,咱們就給百姓送去,告訴他們是我冉閔所送。李農若不給,這仗咱們便不打,等劉顯打下鄴城。咱們再收拾劉顯!”
眾人拍手叫好,李農果然送來糧食。冉閔只留下每人三天的口糧,其餘都分給了沿途的百姓及鄴城附近的百姓。
劉顯的部隊沒開到鄴城,就受到來自民間的抵抗,冉閔第一個衝鋒在前,七萬人如同鳥散,冉閔部隊殺敵三萬,將劉顯團團包圍住,劉顯極恐懼,派出秘密使者請求冉閔給他活命,他願意送上石祗的人頭以示誠意。
冉閔同意了,放了劉顯,然後帶著部隊浩浩蕩蕩回鄴城城下,百姓早就聽說了冉閔沒有死,非但沒有死,還送來救命的糧草,李農不久就聽說了,他不動聲色,帶領鄴城的文武百官去迎接冉閔,冉閔沒會他,也沒進城,只領著眾將建了高臺親出郊祀,引得百姓裡三層外三層地觀看。
李農心知事已敗露,帶著家眷要逃,原來慕容恪來了鄴城後,找到李農,與他達成一個秘密協議,燕國能助李農為皇帝,李農要把冉閔的計劃告知一一告知慕容恪,進攻之時雙方要合作。
李農原先也是在猶豫的,但想到他派人去刺殺禧皇后,這事始終會露陷,到時也死無葬身之處,不如鋌而走險,於是雙方勾結在一起,料想天衣無縫,不想還是出了意外。
李農想逃,哪裡逃得掉,沒出城門便被兵士捉了去,冉閔只派了一名侍郎去審問,也沒什麼結果,把李農一家幾十口全殺了,當時李夫人已從乞活谷出來,也不能倖免於難。
劉顯回到襄國城,把石祗的首級傳送到鄴城,並送來自己的兒子當人質請求冉閔保全生命。
仇賢妃生了個兒子,取名冉聰,不久冉睿被立為太子。
燕軍的撤離極其緩慢,每日只行走幾里,在關注著鄴城魏國和襄國城趙國的形勢發展,隨時轉戈進發。
妍禧當然沒有死,她現在就在慕容恪的帳中,慕容恪與皇帝的約定,慕容恪使計與李農合作殺死了冉閔,妍禧就歸慕容恪所有,那一日火燒妍禧,就是想引出冉閔,冉閔沒有出現,說明軍中傳說冉閔死了是真的。
後來慕容儁又收到李農準備稱帝的訊息,便依了約定把妍禧送到慕容恪的帳中。
妍禧在慕容恪的帳中,一連好幾天,都是懨懨的,她不相信冉閔已經死了,但是高臺上穿著她的桃紅色袍子的女子被燒著了,她還是暗暗希望冉閔出現,希望他出現,又害怕他出現,糾結著妍禧,現在她隨著燕軍緩緩往翼州退,總是提不起精神來。
可是好幾天,也都沒看到慕容恪回到帳中休息,這一日,帳中的親兵僕婦魚貫而入,在案桌上擺放了豐富的食物,俱是妍禧喜歡吃的,妍禧坐在軟榻上問:“你們家王爺回來了?”
一侍婦答道:“王爺說今晚有貴客到,說是王妃最盼望見到的!”
妍禧的心一跳,最盼望見到的?冉閔?智兒?睿兒?他們都被擒了?
“是什麼人?”妍禧忍不住問。
“奴也不知道,只聽王爺的吩咐,王妃耐心等候!”
妍禧的心就急切起來,在帳中走來走去,突然帳門一掀,走進來一個美貌的女子,手上抱著一個孩子,妍禧定睛看去,原來是綠戟。
乍見故人,妍禧不禁眼淚滾滾而下,上前抱住,忍不住失聲痛哭聲來。
綠戟抱著孩子,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