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中更有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陣中衝殺,諸天之殺氣凜然,強中更有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上,宋神宗駕崩,宋哲宗即位後高太后主政,曾經下詔告誡守邊官員勿挑起邊釁。

但同年四月,在太原的呂惠卿卻派步、騎二萬人在聚星泊襲擊夏人,斬首六百級。

由此可見,呂慧卿此人做事的確有些激進,不僅是體現在變法上,就是軍事上也是如此。

不過,呂慧卿在個人品德上卻有些不足。

其中最被人所詬病的,就是王安石離任後,他為了個人權利而極力打擊,甚至拿出和王安石的私信來詆譭他。

這就有點過分了,要知道當時王安石最大的政敵司馬光,雖然在朝政上和王安石唱反調,但私下卻十分佩服王安石品德。

這一點,在北宋前期的文官之間,是十分常見的,也是自古以來政壇中的一段佳話。

所以,呂慧卿這種初期靠著王安石上位,在王安石落魄時又落井下石的做法,的確不上道。

“呂慧卿是個有能力的人,但功利心太重,這倒也沒什麼,大丈夫在世,本就為了求名求利,自古以來皆如此,就連商鞅,韓信之輩,不也這般麼?”

思及前世看過的歷史書,熊啟暗暗想道:

“人皆有私心,正因為好名求利,才有做事的動力,只要有個壓得住他的老闆,便可人盡其用!”

呂慧卿其人,軍事才能是很強的,歷史上夏軍五十萬大軍出動,都沒能攻下延州城,熊啟並不怎麼擔心。

“鄜延路一線有驚無險,倒是葫蘆河一帶,關係著日後平夏城之戰的關鍵,也不知道現在平夏城建起來沒有?”

熊啟暗暗想道。

歷史上,葫蘆河一線是名將章楶負責,夏軍圍攻延州城未果後,折向葫蘆河。

由於無險可守,章楶在三路友軍支援下,才打退夏軍前鋒,並在石門城和好水河建了平夏城和靈平寨,為將來的平夏城戰役打下牢固的基礎。

“此戰是關鍵的一戰,也是宋軍由守變攻的轉折點,左右無事,前去看看也好!”

想到這裡,熊啟當即起身,單人一劍,向東方宋夏邊界葫蘆河而去。

兩天後,當熊啟來到宋夏邊界,於一處山林中,聽到遠處傳來激烈的廝殺聲。

揚了揚眉,熊啟拔地而起,跳上樹梢,向廝殺聲傳來的方向而去。

不一會,就上了一個小山坡,看到山坡下有兩個旗幟鮮明,衣著服飾截然不同的軍隊,正在奮力廝殺。

略略分辨,就可看出東邊約莫三千人正是宋軍,兵甲齊全,弓弩眾多,在裝備上遠比西邊的夏軍精良。

這是當然的,大宋富甲天下,兵革盔甲也是當世第一。

但夏軍人數眾多,足足有一萬,而且其中有一半都是騎兵,正衝著整兵帶戈,嚴守軍陣的宋軍發起衝鋒。

宋軍外圍是一圈刀盾兵,內部是槍兵,再往後則是一排排的弓箭手和弓弩兵,此刻正萬箭齊發,如雨般向夏軍傾瀉下來。

軍陣中央,豎著一張的旗幟,旗幟上寫著大大的‘章’,迎風招展,獵獵風響。

旗幟下方,一個騎著馬的黑鬚武將,在附近十幾名宋軍將領簇擁下,正在觀察夏軍的衝鋒,時不時發號施令。

眯著眼睛看了半晌,看著那塊旗幟,熊啟暗道:

“章?莫非就是涇原路的經略使章楶?”

雙方交戰正酣,宋軍雖然人少,但裝備精良,而且主將章楶指揮有度,嚴守軍陣,雖然沒有出擊,但短短的接觸,夏軍已經死傷數百。

騎兵固然勇猛,但在宋軍刀盾手和槍兵聯合組建的防禦陣地前,也難以寸進,反而被後方的弓弩手和弓箭兵射殺眾多。

不過,夏軍畢竟人多勢眾,而且這裡是平原地帶,宋軍無險可守,騎兵佔優,這般持續衝擊下去,宋軍怕是不妙。

眼見下方萬多人的激戰,殺聲震天,熊啟體內熱血不僅燃燒了起來。

‘鏘’

熊啟拔出‘太阿’劍,從樹頂躍下,向著兩軍交戰之處急掠而來。

戰場距離坡頂大約半里,熊啟施展輕功,不一會就到了。

‘咔擦’

熊啟揮劍,將夏軍射來的數支箭擊落。

早早瞅準一名西夏騎兵,在其策馬衝鋒之際,熊啟一躍而上,手中‘太阿’劍一揮,當即將其梟首,半截身子落於馬下。

‘嗖’

熊啟乘勢落在馬上,左手攬過韁繩,大喝一聲,就向左右西夏騎兵衝去。

他的騎術不差,而且內功深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鴻漸於磐

徐鳴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