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碧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章,通天路,安碧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窗戶外頭飛了進來。
穆青左右瞧了瞧,門窗皆開,外頭空無一人,他便起身,走到圓木桌前坐下,伸手摸了摸白鴿,然後捏碎了住搜桌上的一塊糕點灑在白鴿眼前,在鴿子去啄食糕點碎屑的時候伸手取下了綁在鴿子硃紅色的腿上的竹筒,開啟塞子,從裡頭倒出了一個小小的筒。
用來傳訊的紙張並不是尋常的紙,畢竟一路上不知道白鴿是否順利,為了避免因為意外情況導致自己汙染,選的一般都是被分了許多股的絲線織出來的布錦,密實而輕薄,上面用的墨汁也是精粹提煉過的,自然是十分清晰。
這般傳遞的訊息鮮少需要保密,而只是為了追求比人力馬匹速度快時間短罷了。
穆青坐定,先是抿了口茶水,而後才慢慢地展開了布錦。
布錦上的字小而清晰,但是倒不是很多,穆青沒用都就就看完了。
訊息是鄧元柄傳來的,他只說了一樁事情。
《文青報》從來沒有什麼偏向,無論是儒家或是道家,甚至於法家,各派學術只要是寫的文章夠好,而且不反|動不偏頗,能透過稽核的話,都可以被刊登上去。
但是如今卻是有了個難事。
或許就是這種開放的風格,不少小學派的大家都很熱衷於透過《文青報》發表思想借以播散自己的理想,但這難免觸及了某些固執地堅持儒家學術的人的利益,有那等手眼通天的,居然狀告了《文青報》,說其竟然是直接告到了知府衙門。
董大人壓不住了,但是看在一直以來和穆青的關係上稍稍拖了拖時候,錢主簿向來是跟《文青報》以及穆青關係匪淺,最近這些日子也沒少收到好處,所以在事情發生之前就給鄧元柄遞了訊息,鄧元柄自己拿不定主意,故而才給穆青傳了話兒。
儒家,其他的學術門派……
與其說是爭鬥,倒不如說是百家爭鳴,本來是好事情,但是偏偏被那麼個別人教成了如今的水火不相容。無論最後誰勝誰負,恐怕都是兩敗俱傷。
可是,若是拿捏好了,未免不是件好事情。
穆青只是想了一瞬間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來國子監的這段日子他也看得出,現在並非是那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刻板階段,之所以尊崇儒家,是因為有利於統治,但或許是太平日子過得久了,現在頗有些百家爭鳴的架勢。
國子監中也從來不拘泥於同一種形式,而是各種學術都有教授,但是隻是因為科舉甚少考到旁的,故而研究的人才少了許多。
這次那些尊崇儒學的老頑固們給衙門施壓,恐怕也是不清楚《文青報》的老闆是自己,也不曉得自己現在的官階,故而想要
想要用簡單之將誒的辦法了斷了《文青報》,穆青現在倒是不是十分介意是什麼人,而是想到這一番折騰下來如何能擴大利益。
真的算起來,穆青現在是官身,而且官階不低,現在可不是紅旗陽光下,而是萬惡的封建社會,封建階級和地主階級大行其道,時時刻刻壓迫著可憐的無產階級,官官相護也不過是說個話或者心照不宣,只要穆青願意他完全可以把這個麻煩消失於無形,可是穆青不想就這麼算了。
他想的要更多。
有捏了點糕點放在白鴿面前,穆青慢悠悠的用帕子擦拭著手指尖,眼睛卻是看著窗外的藍天,似乎想著什麼似的微微出神。
《文青報》一直呆在江南,有好處,也有弊端,好就好在江南文風鼎盛,學術氣氛濃厚,自然適合它生長,但是終究距離京城較遠,不是大周人民的視線匯聚所在,到底是成不了特別大的氣候的。
穆青早些時候就想著要把《文青報》弄來京城,這是他的第一份產業,也是他未來頗為依仗的傳聲筒,來到京城利大於弊。若是以後有了什麼變動,它完全可以成為穆青最有力的一把劍。
現在發生的這件事情,讓穆青看到了《文青報》北上的可能性。
所謂報紙,賺的就是廣告的錢,所謂媒體,就是為了吸人眼球連自己的臉面都能扯下來扔到地上踩的行業。有了人氣,就有錢,這是十分直白的定律。
那些商鋪票號為了能在《文青報》上佔據很小的一塊廣告付出的可都是真金白銀,但是作為報紙的自己,恐怕也是要打打廣告的。
輿論,媒體,永遠是這個世界上傳遞訊息最快的東西。
細細想著,心裡有了些主意,穆青站起身來,把那張布錦反過來,拿了最小一號的毛筆,蘸了墨汁在布錦上寫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蠅頭小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