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草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地方大員,回到清朝當大官,南宮草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按察使到巡撫,從三品到二品,雖然還在南江省,但是李序然現在已經是地方大員了。
在一省的高官中,提刑按察使管著一省的刑獄司法和監察,承宣佈政使管著一省的錢糧、稅賦、田產等。至於軍事方面還有負責的武將如參將等,管著軍隊。
而巡撫就是同時節制他們這些所有高官的,也就是說,南江省的巡撫就是南江省名符其實的最大的官,既有人權、財權,亦有軍權。
原先的巡撫大人由於年齡大了正好到退的年齡了,同時,南江的按察使再次是從刑部下來的,這個人叫司徒晉,他和李序然的年齡差不多,當時李序然在刑部的時候,和他的交情就很好,現在也算是老相識了。
至於布政使還是董連平,他比李序然的年齡大很多,自然也知道自己沒有多大上升的空間,在布政使上幹上幾年,要是機會好的話,回到朝廷當個從二品的虛職,也算是功德圓滿,到時也可以告老還鄉了。
至於一馳和塵遠,包括杜唐和安剛,他們也隨著李序然來到了巡撫衙門,依舊按照原先的職責,協助著李序然管著文武之事。
記得那個時候,南江的巡撫還是王天遠,李序然第一次來巡撫衙門的時候,感到那是一個多麼氣派的衙門,王天遠是多麼的威風,而,現在這個大院的主人就是他李序然了。
“中丞大人,布政使和按察使兩位大人求見”,門外有差役報道。
中丞大人?李序然對這個稱呼還有點不適應,自己習慣了被稱為按察使、臬臺大人,現在還一下子轉換不過來。
差役剛剛退出去,李序然就聽見董連平和司徒晉的聲音了。
“中丞大人別來無恙啊,升官了怎麼也不請我們倆喝一杯?躲在這幹嘛呢?偷著樂吧?”,董連平在京城為官的時候,和司徒晉也算是認識。所以,現在也算是故交了,而他們都和李序然有些交情,所以自然就和他開玩笑了。
“二位大人就別取笑我了。我現在哪裡還有閒心樂呢?我正要找二位呢,你們來了正好,今晚我做東,咱們好好的喝幾杯,以後南江的政務還的要二位幫忙啊”,李序然也開玩笑的說道。
他們倆個自然又是一番客氣,說著,三個去了李序然的書房,現在吃飯的時間還早,正是議事的時間。
“中丞大人。記得你剛來按察使司的時候,我們就想大幹一番了,只是那個時候王天遠一手遮天的,後來他倒了,你卻去了太倉縣做知縣。現在好了,咱們可以放開手腳的幹了?”,董連平痛快的說道。
“對啊,中丞大人,當年你在刑部的時候,我就知道你一定會有前途的,當時你去江都當知府的時候。刑部有好多弟兄都羨慕當地方大員,沒想到這麼幾年你就到了二品,刑部那幫兄弟裡,現在屬你最大”,司徒晉更是直接說道。
“我說你們二位就不要叫我中丞了,還是向以前一樣。叫我的名字吧,這麼多年來,大家都不容易,我打算在南江省開展一場更徹底的反腐行動,前段時間只是重點整治了泰州的官場。這件事情還希望你們二位鼎立支援啊”,李序然說道。
“好啊,沒問題,我們也早想整頓整頓了,具體怎麼幹,你給個章程吧”,他們倆說道。
於是,李序然就詳細的向他們說了他的吏治計劃,這是他改革計劃的第一步。
他的這個想法好多都是來自他在太倉縣當知縣時候的經歷,他知道,要真正的改革必須先要有一幫可靠的官吏,因為,他們是執行者,不然的話再好的計劃也會大打折扣。
而至於錢糧、田產、稅賦等民生改革,李序然知道,這些需要很長時間的計劃和鋪排,而且每個府縣的情況都不要,除了江都府和太倉縣,其他的地方還要進一步的考究。
就這樣,南江省三個最有權力的人在這裡初步的達成了一致,那一晚,他們喝了很多酒,說了很多話,但是他們卻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種的痛快和舒暢。
過了幾天,李序然召集南江省各府的知府和知縣來巡撫衙門議事,他要當面向這些人表明自己的改革決心。
就這樣,李序然躊躇滿志的想大幹一番,要想當年在太倉的時候,他要把南江省來個大變樣。
李序然深知:官越大,表面上看,具體的管的事情越少了,可是,責任也就越大,因為,他的一個決定往往會影響到一個地方或者一批人一年甚至幾年的命運,所以,他要慎重辦好每一件事,每一件大事。
可是,大事往往是不好辦的,現在,沒做多久巡撫,李序然就遇到一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