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草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再動東河,回到清朝當大官,南宮草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時李序然擯棄左右,自己乾脆坐下來。
這個張慶峰是真是個人才,自從他當了守門的侍衛之後,他把每天來縣衙辦事的人都統計下來,同時對於重複來的人都問他事情解決的怎麼樣了,這樣有便於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同時也能提高衙門的辦事效率。
上次在清理白家和樊家的時候,衙門進進出出的人較多,同時一些人人心比較浮躁,張慶峰對於進出的好言安慰,鼓舞士氣,同時密切的關注著進去的人群,以防有奸細混進來。
總之,張慶峰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忠於職守都用在了自己的崗位上,看來,崗位沒有大小之分,就看你用不用心了。
“哎……”,想起將要進行的改革,李序然不免嘆了口氣。
“知縣老爺為何嘆氣呢?現在白家和陸家還有樊家都被老爺給解決了,老爺應該高興才對啊”,張慶峰見李序然愁眉不展的樣子,便直接說道。
“張兄有所不知啊,我是皇上欽點的知縣,受命後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太倉的問題眾多,總不能就光解決幾個富商惡霸就行了吧?現在山匪問題沒解決,太倉縣常年乾旱,可現在開溝引渠的也不知道從何而起?土壤改善不好,百姓住的過於密集,好多土地還要開墾,荒地和林地眾多,這些問題都要解決啊……”,李序然向他說道。
“知縣老爺這又是何苦呢?你是皇上欽點的知縣,年紀這麼輕,在這裡混上幾年,到時官復原職一下,怎麼也做到了三品了吧?能有幾個官員做官做到老爺的這種境界?”,張慶峰對李序然說道。
“張兄說笑了,我李序然要是那種沽名釣譽的人的話,還何必要這樣的愁眉不展,當個太平官多好,只是這樣苦了太倉的百姓呢?”,李序然如實的說道。
“說實話,卑職很欽佩李大人,李大人來到太倉縣後,衙門的氣氛為之一變,差役們也是各個神龍活虎,卑職真是從未見過這樣的知縣老爺。
其實,卑職一直在等待著機會,說實話,卑職也是一直在觀察著李大人,就等著和李大人這樣暢所欲言,卑職不才,但還是想盡綿薄之力,也算是給太倉縣的百姓做點事情,就是不知道李大人願不願意給卑職一個機會?”張慶峰感慨的說道,甚至都給李序然跪下來了。
“張兄,快快請起,都是我一時草率,做了這個決定讓你守門,讓你受委屈了,太倉的改革,還要依靠你們這些縣衙的老人啊”,李序然說道。
“其實,看到老爺開始操練縣衙的差役,卑職就知道李大人一定要在太倉縣幹出一番事業,看到李大人在著手處理城北白家城西樊家,卑職就沒有打擾李大人,也知道李大人沒有時間解決民生問題,現在城內的問題已經解決的差不多,所以,卑職琢磨著也可以開始改善民生了”,張慶峰感慨說道。
“張兄,我就等你這句話,走,咱們到我書房裡,好好的談一談,今晚我讓廚房給咱們倆燒幾個好菜,再整點好酒,咱們把酒言歡,好好的盡興盡興”,李序然痛快的說道。
李序然知道,現在除了開建水渠之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拿丟失的三本賬冊。
上次提審白霸堂的時候,李序然就覺察的這件事情和姓白的有關,但他的嘴很硬,什麼也不說。
其實,這件事情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當初李序然也是想透過賬冊的事情把白霸堂給引出來,但現在看來,白霸堂也進了大獄,只是他想了解一下這件事情。
結果,他們剛來到書房的時候,還沒等李序然說話,張慶峰就把這件事情說出來了。
原來,當初白霸堂覬覦城南的地盤,就想在城南開個酒樓,但是他知道城南是陸家的地盤,於是,他就拉上當時的老縣令,和他一塊經營這個酒樓。
但是,當時白霸堂怕老知縣耍什麼手腕,於是,他就勸著讓老知縣也入點銀子,剩下的全算自己的,結果,那個老知縣就挪用了當年的一部分賑災和納稅的銀子。
後來,酒樓盈利了,但那個知縣就不想把銀子退回去了,於是,他就讓白霸堂把賬本給毀了,但白霸堂留了個心眼,把賬本給藏了下來。
結果,白霸堂的大公子就把這個賬本拿在身上,沒想到被那個香兒給私自藏下來,卻又被這個喜歡賭博的郭四給順到手裡,於是,才出了這個鬧劇。
說到這裡,李序然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原本以為這個老知縣是個太平官,沒想到老了老了,還貪墨了這一筆銀子。
但是,這件事情他不想再查下去了,這不是他的職責範圍,同時他也不想捲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