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草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田間對話,回到清朝當大官,南宮草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入的瞭解情況,李序然他們一直走出了幾十裡的路,但看到景象基本差不多,反而,越往外走,人越少,地也越少,也難怪,一般的百姓誰能跑這麼遠來種地呢?

在一塊空地上,長著幾棵大樹,杜唐提議他們在樹下歇一會,順便喝點水。

李序然抓了一把黃土,乾乾的,顏色也很淺,李序然小時候在農村長大,他能看的出來,這是土壤沒有什麼肥料,土質不好的緣故。

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山林、草地、荒地,就是收不到糧食,李序然感覺,此刻,他的心情和這土地一樣的難受,甚至於失望。

“大哥,你看看這田地,能長好莊稼才怪呢,可惜啊,朝廷看不到,皇上看不到”,杜唐說道。

李序然平躺在草地上,望著天空,這時,他想起了一樣東西,一樣太倉縣最需要的東西——水。

可是,哪裡來水呢?龍王他不認識,老天也不會給他煙雨濛濛,就是皇上,也不奈何不了啊。

就在這時,他們聽到一些響聲,仔細看去原來是這附近幹活的農民。

李序然他們幾個聞聲走過去,想問一些具體的情況。

看見他們幾個走過來了,正在幹活的幾個人也停下來了。

“幾位大哥,休息一下,過來喝點水”,李序然說道。

那幾個農民沒有動身,只是看著他們幾個。

看他們幾個穿戴還有後面的駿馬,就知道他們不是幹活的,可看他們的樣衣也不像是山匪呀?

等他們走進後,終於看清了。

原來這些百姓都認識羅金、羅寶還有周青,由於他們三個經常到村子裡去,負責收一些稅賦或者通知一些事情,久而久之,一般人都認識他們。

李序然終於知道他們三個為什麼能在那天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可以回答他的那麼多問題了。

這就好辦了,不過,他還是沒有讓他們幾個說自己是縣令,就說李序然和杜唐也是衙門的差役。

看見那幾個幹活的人接過去了水壺,然後把水給碗裡倒了一點,剩下的給了周青他們:我們喝點就行了,剩下的各位大人還要路上喝呢。

李序然被這一個簡單的細節給深深的感動了,多麼善良的人啊,同時,他也為有羅氏兄弟和周青這樣的部下而感到欣慰,這對於他在太倉縣開展深層次、大規模的改革至關重要。

“各位大哥,我們今天是想了解一下收成的情況,這不馬上到秋收了嗎?”,周青說道。

李序然看到這些老百姓似乎對這個話題不太感興趣:怎麼整治是你們衙門的事情,我們還要幹活呢,這麼遠的路,難道我們就陪你們幾個差役在這裡閒聊?

這時,李序然拿出一些碎銀子讓杜唐交給這幾個人:耽誤你們幹活的時間了,但你們也是為衙門提供一些情況,是配合我們辦差,這點銀子就算是給你們的補助吧。

那些人互相看了看,都不敢接手,從來都是他們給衙門銀子,今天這是怎麼了?衙門的人問個話也能給他們銀子,看來真是要變天了。

周青硬是把銀子塞給了他們。

“大哥,你們覺得收成不好的原因,除了是乾旱以外,還有那些地方是要人為改進的?在這些方面,你們是最有說話資格的,有什麼就說吧,我們會認真記錄的”。李序然開門見山的說道。

這時,其中年長的一個漢子說道:“其實,太倉縣也不是特別乾旱的地方,要是太乾旱的話,莊稼等不到秋天就旱死了。所以,土壤的質量也很重要,要是每年都能給地裡施點肥,那就是同樣的雨水,也要比現在長的好。每種莊稼從播種到收割的時間不一樣,我們可以種一些早熟的,那樣就縮短了抗旱的時間”。

李序然他們幾個認真的聽著,這些人說話很實在,最主要的是說的話很有依據,常年和田地打交道,自然是最瞭解情況的人了。

李序然示意他們繼續說下去。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太倉縣的人都住在縣城周圍,過於集中,所以,縣城周圍的土地非常緊張,而離縣城遠的地方的土地,人們都不願意去種,一方面是搬運不方便,另外也不**全,就怕有人搶了,或者是被其他人給收割了。而且,越遠土壤越不好,施肥也不方便,來的人就越少了”。

“對”,另外一個人插嘴說道:“我們村的張大寶去年在這裡開墾了點地,好不容易種了點苞米,就在要收的時候,他們家拉著牛車去了地裡,竟然發現苞米都被人掰走了”。

還有這樣的事情?李序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二次元抽獎

喜歡排骨

末世種田:女配要逆襲

相思不再念

仙神易

何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