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草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漫漫路,回到清朝當大官,南宮草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事大權也由巡撫大人掌管。

這就是他們三個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李序然此次的計劃必須要和這兩位大人商量,要是沒有他們的支援,事情沒開始就結束了。

他到沒希望王天遠能怎麼支援自己,畢竟人家是巡撫大人,只要不明著反對自己就謝天謝地了。但對於布政使董大人,李序然還是真的希望他能支援自己。因為*不僅僅是撈個死囚犯、辦個冤案,更多的貪汙還是來自實實在在管著錢袋子衙門的官員。

而董連平則當面拍胸脯表示全力支援,他不像王天遠那樣的深不可測,透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李序然覺得和他平級的這位同僚還是靠的住的。

甚至李序然在想:董大人又何嘗不想大幹一番?把南江省治理的好好的,只是,他也無法擺脫頭頂的那片雲——巡撫大人王天遠,不然,在李序然剛上任的時候,他怎麼會和巡撫大人爭吵呢?

現在李序然都準備好了,但他還是像往常一樣,這件事情必須要給自己的恩師——刑部尚書楊大人報告一下。

他知道,現在王天遠沒有和自己撕破臉,每次都能笑臉相迎,包括上次的案件,巡撫衙門還獎勵的了他。這一切,或多或少的還是和楊尚書有一定的關係。畢竟,人家是響噹噹的一品大員哪。

同樣,李序然得到楊尚書的回信依舊那麼幾個字——可以這麼做,但要有禮有節、穩步推進,切勿操之過急、影響大局。

說實話,李序然很佩服自己的恩師,他永遠是那麼的厲害,那麼的高高在上,這就像是多年形成的習慣。在江都府那次,李序然甚至都認為,自己的恩師已經不行了,可能是年紀大了,也可能是太過保守。

但,事後他才發現,老師就是老師,楊尚書現在威望甚高、大權在握,在朝中也是一言九鼎,這讓李序然想了好久,都沒有想明白。

或許就是這樣,千萬不能以一次的成敗來論英雄,也不能以一時的沉浮來定結論,為官這門學問很深,看來,李序然還沒有參透,甚至,還差得很遠。

但不管怎麼說,他要開始他的計劃了,現在這個三品按察使已經讓他很滿意了,至於以後的事情,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誰能想的了那麼多呢?又能看的那麼遠呢?

於是,李序然讓一馳留守衙門,同時夢盈繼續輔佐,有什麼事情隨時快馬加鞭向他報告,同時他們還專門馴服了幾隻信鴿,在那個年代,這估計就是最快的了。因為,真正的有什麼事情,還是要他這個名正言順的臬臺大人下令,不然兵也調不了,人也抓不了。這大概就是人們說的體制吧!

而李序然則帶塵遠要對南江省十幾個府一百多個縣,進行巡查。儘管這樣很耗時,但或許這也是最能瞭解南江省真實現狀最好的方法了。

當然,他為自己此次大規模巡查定的口號自然是為了檢查各級衙門落實自己釋出的公文政令情況,這樣就把巡查變為檢查了。

就這樣,他的足跡開始遍佈了南江省的各個角落,到了各地,有官員的隆重接待,有不少的溜鬚拍馬、阿諛奉承。讓他見識了真正的前呼後擁、馬首是瞻。

他看到了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也見到了欣欣向榮、生機勃勃。喜怒哀樂伴隨著他的足跡,思索和計劃也在進一步的進行。

透過這些的調查,他心裡的那本賬慢慢的清楚了,各個他不甚清楚的內幕也慢慢的知道了,這大概就是人們說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吧!

一年多下來,他幾乎都在路上和馬上,有時,實在累的不行了,就坐在轎子上。這一年多,除了幾次述職和辦案,他很少去按察使司。感覺自己不像個臬臺大人,倒像個旅行的人。

漸漸的有些人的名字出了水面:通州府知府劉預石、錦州府知府範鳴龍、南江鹽道尹制節、隴南縣知縣高一遠……

同時,官員們的盤根錯節的隱蔽、陽奉陰違的伎倆,難以置信的貪腐新方法以及一些制度的弊端都擺在了眼前。

李序然面對這些擺在面前的難題,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解決這些問題也許需要他兩三年的時間,也許需要十幾年的時間,也許,就是耗上一輩子的精力也無法完成。

可現在不管怎麼說,還是要繼續他的計劃,因為只有這樣做了,才能知道下一步會遇到的問題。

只是,他不知道,他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堅持多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二次元抽獎

喜歡排骨

末世種田:女配要逆襲

相思不再念

仙神易

何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