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草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芥蒂,回到清朝當大官,南宮草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公心,但中丞大人也是考慮全域性啊,當年李世民不也是和魏徵在朝堂上吵起來嗎?但一個是千古名臣,一個更是一代明君啊,我有幸能和二位在南江省共同為官,真是我的榮幸”
話已至此,他們兩個還有什麼說的,尤其是最後一句話,比喻恰到好處,正是他們兩個各自想得到的。
但是,事情往往很難用巧舌如簧能真正解決的,人們說的舌戰能勝出的,只要不是單獨的辯論,那最後能贏的,都是後面的實力在支撐。或者至少有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像一個再厲害的人也不可能透過能說會道而讓非洲的一個小國家打敗美國。
所以,現在只是表面上氣氛緩和了一點,還沒解決問題呢。
於是,李序然說道:“以在下之見(布政使的年齡比他大,所以,李序然自稱在下是出於禮節),二位看這樣行不行?”
“那三個縣,布政使大人選一個最窮的,就按免稅上報,剩下的選一個減稅的,至於相對好點的那個縣,就既不免,也不減,大家知道,有些地方官為了讓朝廷免稅,難免會故意裝窮,我在江都的時候瞭解過,還沒到了真正吃不到飯的地步。”
這是一個折中的辦法,但也是一個很好的臺階。其實,也是在救布政使,因為,如果真鬧僵了,他是不可能鬥過巡撫的。
於是,巡撫說道:“李大人,急急忙忙的把你叫來,難為你了,就按你說的”。有了李序然剛才的舉例,巡撫大人自然要豁達一些。
而布政使大人雖然書生意氣濃,但畢竟為官多年,知道現在只能這樣了,於是也就同意了。
李序然繼續說道:“但不管怎麼說,布政使大人應該給中丞大人道歉,不能亂了章法”。
其實,這也是為了董大人。因為,以後他們還得要在巡撫手下辦差啊。
就這樣,三人握手言和,並立刻笑了起來。官場就是這樣,上面笑著握手,底下還一個踢一個。
出了巡撫衙門,布政使說請李序然到他府裡一座,但李序然推辭,說自己還有事情,請布政使明天到自己府上來做客,布政使滿口答應。於是雙雙道別。
其實,李序然這樣安排自有他的道理,要是他現在去布政使府,別人還以為他和布政使有什麼特殊的交情的,剛吵完就去他那裡不合適。畢竟,南江就這麼大,這些府又離得不太遠,難免引來閒話。
但明天布政使來他的按察使司,則可以理解為是為了今天的事登門拜訪,這樣就好聽多了,為官不易啊!
李序然知道:現在他對這裡的情況很不明確,自然不能輕易選擇,無論是巡撫的王天遠,還是,布政使的董大人。
那條船他都不能上,但在官場是走,沒有個選擇總不行啊,尤其是越到上面越明顯,這個道理他當然懂,只是,現在還不到時候,他要選一個可靠的船,能經歷的大風大浪的那種。
回到按察使司後,天也快黑了,李序然看到太太和夢盈不在房裡,一馳和塵遠在下棋。他倆經常下棋,這個年代也沒有什麼休閒娛樂的。不過,他倆誰也贏不了誰,而且誰也不服誰?
這本身倒是一種樂趣,試想,如果一個總贏,一個總輸,那下的反而沒意思。
“大哥,快過來,二哥又耍賴,本來這盤我能贏的”,一聽就是塵遠的聲音。
“哪有,你的馬能走哪裡嗎?我都不想說了”一馳也說道。
李序然不想打斷他們,便問道:太太和小姐呢?
“去廚房了,給你做好吃的了”。他倆邊思索著棋局邊說道。
於是,李序然朝廚房走去,還沒到廚房就聞到了飯香——是槐花的香味。
這是他老家的一種小吃,在槐花開花的季節,家鄉的人會把槐花捋下來,想擇菜一樣簡單的處理一下,拿水洗乾淨,然後和麵粉和在一塊,放到鍋裡蒸。蒸好後,根據個人口味,放點蒜泥、鹽、辣椒、芝麻、醋、蔥花等。
那個味道真是太好了,他重生過來後,發現這裡也有槐樹,於是,就叫他太太專門按照他的方法做給大家吃,剛開始吃的時候,他們還心有餘悸,但後來就漸漸的喜歡上了。他們都很奇怪,李序然怎麼知道這種做法的?
李序然笑著說道,是在京城的時候在一本書上看到的。只是這個時候沒有西紅柿,西紅柿是從國外引進來的,不然味道就更好了。
這時,李序然有了很明顯——家的感覺,但同時,他也有了想家的感覺了。這種感覺時常就會冒出來,好在這裡他也有個家,不然他還真挺不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