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499章:恩情福潤後人澤,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漸漸被漢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後裔,這也是岳飛的詩句中的“胡虜”、“匈奴”的所指。匈奴作為一個民族在中國北方消失了,但其姓氏及其文化習俗仍部分保留了下來,在北方仍形成了不少強大的力量,唐朝時有突厥、薛延陀、回鶻、黠戛斯、契丹諸部競相崛起,大唐實力雄厚,憑著兵多將廣在漠北獲得了一次次的戰術勝利,卻總是換來新的草原之主,這些新的草原之主在宋朝的時候,力量已經強大到消滅中原王朝的危險,此後興起的蒙古更是直接滅了趙宋王朝,統治中原將近百年。
我朝論軍事實力比不了大秦、西漢,也比不了大唐,秦始皇發兵六十萬修築長城導致百姓苦不堪言,最終釀成了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西漢看似取得巨大的勝利,後期同化政策也不錯,可在十四年的戰爭中,西漢軍民傷亡十多萬,損失幾十萬匹戰馬,到後期的時候,朝內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在武帝末年,由於常年征戰,民不聊生,起義暴動此起彼伏。人言“去秦始皇無幾”。西漢未亡於漢武帝之手,這是漢武帝的運氣,也是西漢前幾十年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打下了良好基礎,若不然大好的王朝,只怕就此滅亡。
大唐就不用說,安史之亂前的唐朝邊防,可以說就是由這些遊牧民族一手打造的了,這些遊牧民族出身的唐朝軍人,也就輕易的掌握了大唐邊防的力量,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回鶻與唐朝關係一直比較良好,但在安史之亂期間曾趁機敲詐唐朝,聯合唐軍攻入洛陽城之後,劫掠洛陽,想這樣的例子舉不勝數,強大如大秦、西漢、大唐尚且如此,我大明剛剛立國,百廢待興、安定百姓才是正經事,只要韃子退回大漠,不再興風作浪,朝廷大可就此放過,況且大漠變化多端,誰也不知下一個敵人是誰,與其耗費全國之力剿滅韃子,不如留著這個敵人,至少我們對他熟悉,洪武爺的這個意圖,起初,永樂爺未必明白,所以才有了永樂年的五次出兵蒙古,五次出兵效果看著是不錯,可細細算上一筆賬,就知值不值得了,前後五次出兵人數上就是巨大的負擔,第一、二次是50萬人,第四次是30萬人,第三、五次是數十萬人。這光是打仗的軍隊人數,此外還要有許多壯丁來運送糧。第一次出兵時前期運糧為20萬石,第二次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第三次出兵時運糧就有37萬石,挽車民丁23萬,單單看這個數字,就讓人覺得恐怖了,親征一次不說財糧花費,光人力投入就達上百萬,這樣的花費不可謂不大,長年累月的打仗,到我朝後期將士死傷無數,永樂八年朱棣第一次親征時,因軍糧跟不上,“致軍士乏食者多死,上聞之震怒”。到第五次北征結束時,大明軍損失慘重,“當是時,帝凡五出塞,士卒飢凍,饋運不繼,死亡十二三了,永樂初年,上率精騎前進……至長秀川,虜棄輜重、牛羊、雜畜滿山谷,及河之西,傍連延百餘里。中等收其牛羊、雜畜,盡焚其輜重”。永樂二十年七月,“上率師至屈裂兒河,虜寇數萬餘,驅牛馬車輛四奔,陷山澤中,遇大寇,倉猝以其眾逆戰……上麾御前騎士與山下兵馳追之,寇驚走,而林間神機弩競發,寇大潰,死傷不可數計,餘寇尚數百人,馳馬而走。”花費了這麼大的代價,取得成果是什麼,大家都是明白人,都明白,遠不是那幫文人吹噓的那樣好,由於國家支出過大,賦役徵派繁重,許多地方甚至出現了大規模的起義,若不是成祖爺及時醒悟,今日的局面就不是你我坐在這裡說笑了。
眾人彼此看了一眼,各自心裡嘀咕開了,但大致的看法是差不多的,成祖爺在永樂初年透過幾次窮追猛打後,取得效果並不如人意,加上國內百姓困苦,他慢慢也延續了洪武后期的策略,對韃子不再以武力為主,而是透過搞瓦解、賞賜和平定外蒙古的不聽命於他的東蒙古人和瓦剌(西)蒙古人以及在其南面住在東內蒙古的兀良哈諸部落,想方設法在北方邊境取得和平。在他老人家征剿叛逆的阿魯臺和馬哈木部落領袖的同時,他還派使團帶著禮物邀請蒙古人在納貢制度下進行貿易。朝廷廷利用這一制度出於幾個目的。它提高了朝廷的威信;它能不求助於武力而使遊牧民安分;它為明朝騎兵提供馬匹的來源。蒙古諸部落接受這樣的安排,因為它們需要取得中國的貨物,雖然當它們的需要不能透過貿易得到滿足時經常襲掠邊境,但大規模的戰事並沒有發生,這其中固然有蒙古實力的衰弱,但不可否認幾次大規模的想戰事後,韃子雖分化為三,但勢力並不弱,縱然大明舉全國之力,也未必能一舉蕩平,反而引起了自身的矛盾,所以從後期開始,在對蒙古態度上成祖爺多以安撫,分化為主了,武力反而是其次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