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556章:繡衣輝煌照遐陬,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正謂“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武力上漢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則是御駕親征五徵蒙古。“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並不適用於整個漢朝,而明朝也有過類似的輝煌。

與唐朝相比。唐初國力強盛,四海鹹服。可盛唐以後呢?安祿山叛兵和黃巢匪兵以及吐蕃蠻兵都曾攻入長安。可以比較的是:在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棄都南逃蜀中。明朝則從未有過這種例子。永樂皇帝從南京遷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國門”,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親自在第一線守國門。崇禎皇帝當年,北京形勢很危急,有人勸他遷都,他不去,有人勸他走,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縊殉國而死,忠於江山社稷。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後金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

崇禎皇帝殉國前怕李自成傷害無辜百姓,就寫了一首絕命詩給他:“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這種強大的氣節,固然讓人敬佩,但仔細想想,這種不知變通的氣節造就了整個明朝被動的局面,朱元璋、朱棣在的時候,這父子二人憑著雄才偉略,可以強硬大氣,可朱家後世子孫就沒那麼高明的手段了,他們更多的保境安民,若說能做到這點也算不錯,可朱家不著邊的子孫實在太多,使得整個大明朝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危機,而在這種危機下,君臣卻固守著祖訓卻不知變通最終在內憂外患之中亡了家園。所以王通雖什麼也沒說,但等於告訴他這事兒想法雖好,但未必能付諸行動,光是面對那些死腦筋的言官的不滿就足以讓他頭疼,更別說去說服他們,但事情到了這一步,面對這樣的一個絕佳的機會,自然沒有放棄的道理。

想了想楊崢自嘲的笑了笑,道:“話可不能這麼說,咱大明的文人雖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不可否認他們是最講道理的人,你聽聽他們在這件事上是怎麼說的,夷狄非我族類者也,蟊賊我而捕誅之,則多殺而不傷吾仁,如其困窮而依我,遠之防之猶必矜而全其生,非可乘約肆淫,役之、殘之而規為利也,漢縱兵吏殘蹂西羌,而羌禍不解。”夷狄是和我們不同族,如果他們侵略殘害我們,而我們捕殺他們,那麼多殺他們並不損害我們的仁義。但若他們因困窮而依附我們,我們在疏遠和防備他們的同時也必須憐憫和保全他們的生命,不能乘機為謀取利益而肆意欺凌、使役、殘害他們。漢朝放縱兵吏踐踏蹂躪西羌而羌人為禍不斷就是教訓。可見他們心裡明白,夷夏之別是相對的,夷與夏因文化而劃分,非血緣而劃分,民族差異本質在文化差異;民族文化是多元的,多元文化之間既互相沖突,又互相契合,或互相融合,民族文化的衝突與契合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途徑;社會文明是進化的,在此總趨勢中,文明中心會發生轉移,因而發展文化是民族進步的必由之路,若是固守祖宗規矩,大明這會兒該是建文帝的天下,而非宣德了,可這幾年他們如何做的呢?規矩還是那個規矩,可該變通的早就變通了,所以在這件事上,他們未必如你所想的那樣不通情理。固守祖宗規矩的只是少數的官兒,咱們大多數的官兒,普遍都有宏大的眼界,開闊的胸襟,他們的見識未必會比我們差多少,只要對朝廷有利,對百姓有好處,他們從來也沒反對,你聽這幾年他們說的話,那一條都是胸襟開闊之語,天,一也;天下之國,何啻千百,天象之變,皆為中國之君譴告之,偏矣。以為千百國皆應之,而國君行政之善惡,又未必一日月而均齊也。天下之國,何啻千百”,他們早就在骨子裡認為中國只不過是這千百個國家中的平等一個,認為如果天象之變都“為中國之君譴告之”,那就“偏矣”,也就是說是上天偏心,何以單獨照顧中國呢?隨著西洋之行,融入大明的西洋諸國的人員越來越多,許多都留在了大明,他們既能融入那些西洋人,為何就容不下韃子呢,難道這些韃子比起西洋人更讓他們厭惡,我看未必,只是礙於雙方的仇恨,才固執如此,如今彼此已放下仇恨,仗也不打了,又豈會拘泥祖上留下的過時的規矩呢?我相信他們會答應的。退一步說,我這麼做也不算外了規矩,這可是洪武爺早就做過的事情,我只是將其完善而已,他們焉有反駁之理?”

王通起先以為楊崢是頭腦發熱,對同化韃子是一時的念頭而已,此時聽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做人後被偏執反派看上了(穿越)

木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