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2章 戈戟九邊雄絕塞,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崢微微楞了一下,有些不認識的看了一眼王振,內心深處著實沒想到這個貌不起眼的太監竟能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來,可以說這一番話比起那些自命不凡的狀元郎認識的還要深刻,難怪此人日後能做天下第一太監,果然是有些本事。
“公公說的是,言偽而辯,行僻而堅,心生執拗,居高位必誤天下蒼生者,狀元郎位置太高,起點太高,反而喪失了本身的優勢,這也是為何千百年來狀元不少,能留下千古名聲的卻少得可憐了?”
王振連連點頭不止。
二人站著說了一些皮外話兒,王振便委婉的說出了自己的來意,說皇帝有請,楊大人還不算吃驚,可一聽瓦刺夜襲韃靼,阿魯臺身死國滅,面色大變,他為人雖吊兒郎當,可對於這件大事還是知曉一二的,在他的記憶力裡,瓦刺便是在宣德九年攻殺東蒙古的阿魯臺,東蒙古的阿臺汗東逃科爾沁。明正統三年,阿臺汗被脫歡俘殺,蒙古高原重新統一於瓦剌人手中。
明正統四年,脫歡逝世,他的兒子也先繼承了他的地位,自稱太師淮王。於是瓦剌諸部都服屬於也先,脫歡為也先的霸業奠定了基礎。脫脫不花空有大汗之名,不能節制也先勢力的發展。每當去明朝入貢的時候,脫脫不花和也先主臣二人都派使者前去,明朝朝廷也下發兩份答謝的敕令;賞賜的東西十分厚重。按照先前的成例,瓦剌部也先的使臣不得超過五十人。因為也先想得到明朝朝廷更多的賞賜,一年之內瓦剌使臣增至兩千餘人。明朝屢次下發敕令約束這種行為,也先都不拒不奉旨。而且瓦剌的使臣往來路上橫行不法,屢次燒殺劫掠,又挾制其他部落的和他一起劫掠,勒索中原地區的貴重難得的物件。稍微不滿足,就製造事端,明朝所賜的財物也是逐年增加。
然後,也先率軍攻破了哈密,捉拿了哈密的國王和太后,然後回到了瓦剌。自此,瓦剌開始稱雄西北,與明朝衝突加劇。除此之外,也先又和沙州、赤斤蒙古諸衛聯姻以加強實力。接著,他攻破兀良哈,威脅明朝的屬國朝鮮王朝,而剛剛成年的明英宗寵信王振,無心朝政,才導致了後來的慘劇土木堡之變,大明就此從盛轉衰。
按照他的記憶,這事兒瓦刺攻破阿魯臺部落,統一東西蒙古應該是宣德九年的事情,離現在還有一年才對,為何這事兒提前了,難道是因自己的到來,打破了這段歷史?
心頭雖覺得不可思議,但事情已發生,要做的不是一味的去追究,而是如何應對,從皇帝的態度上看,這一戰是必須打了,這個毫無置疑,而他思索的是這一戰該如何打,打完了之後,該如何善後,這問題在他腦海裡已盤旋了多日,迷迷糊糊有了些影子,可具體如何操作,卻沒有章程,他本以為這事兒還有一年的時間卻打磨,去細細雕琢,卻不想這件大事竟提前了,倉促之中讓他毫無準備,竟有些慌了?
王振不知他的心思,見他遲遲沒說話,面上神色有些不好看,心裡不免好笑:“這個楊大人終究是個讀書人,往日對付彌勒教,黎利那些不知兵事的宵小還能勉強應付,可碰上了真正的韃子,終究不是那些武將,說到底膽子還是小?”
“楊大人不必擔心,這些韃子其實也沒什麼可怕的?”王振一副不在乎的模樣。
楊崢本低頭思索著自己的心事,冷不丁被王振這麼一說,微微愕了一下,問了聲:“王公公方才說什麼?”
王振還以為他嚇得厲害,笑著道:“楊大人無須擔心那些韃子,他們也是看著厲害,真要打起來還不如那些彌勒教呢?”
楊崢心頭這一戰之後如何善後這些韃子,心頭沒底,聽王振說得輕鬆,不免有些好奇,道:“哦,此話怎講?”
王振難得有這個表現的機會,心裡有幾分得意,微微一笑道:“我大明自洪武爺攻克大都後,各地還仍有許多割據勢力存在。洪武建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完成全國的統一。洪武年間延續二十年北伐,期間共有兩次大勝,其一是洪武二十年,洪武爺舉大兵,以15萬兵攻遼東,迫降駐守遼東的北元太尉納哈出,招降二十萬人,並令北元“盟友”朝鮮改轅易轍,成為明朝附屬國,一舉“斷北元之左臂”。其二,洪武二十一年,洪武爺命藍玉統十五萬大軍北征,在捕魚兒海)大破北元精銳,俘虜北元皇室宗族及軍隊八萬七千人,獲得元王朝的“傳國玉璽”。隻身逃亡的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在土刺河被北元宗親也速迭兒殺死。洪武二十六年,也速迭兒正式成為“北元可汗”,但沒多久就病逝,隨後,“黃金家族”爭奪可汗的內戰持續數年,到明建文四年,非“黃金家族”的鬼力赤奪取了可汗位,取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