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366章:萬世同功漢馬遷,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絡,向海外諸國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加強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這是古往今來,除張騫出使西域之後的又一件世界性的盛舉,這樣的壯舉,卻被金大人看做了禍國殃民豈不是荒唐至極,遠的不說,就說今日鄭公公西洋所得的寶物,何止千萬,還有這些文風而來的西洋商賈,又給我大明帶來了多少好處,這些諸位可以親眼去看一看,走一走,看清楚了再來說話,捕風捉影,昧著良心說話,非君子所謂!“
這一番話讓不少文武百官面露慚愧之色,先前的爭論就此停頓,金濂雖有些不服氣,可看了眾人神情,自己又找不到話兒來反駁,隱隱的覺得自己對一個死人如此斤斤計較,卻是有失君子風度,冷哼了聲,便退會了隊伍。
楊崢掃視了一眼眾人,見沒人再上前說話,暗罵了聲:“算你們還幾分良心?”當即抱拳對皇帝說道:“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並肩者,何其寡也。鄭君之初航海,當哥倫布發現亞美利加以前六十餘年,當維哥達嘉馬(瓦斯科•達•伽馬)發現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餘年。顧何以哥氏、維氏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我國民雖稍食其賜,亦幾希焉。則哥倫布以後,有無量數之哥倫布,維哥達嘉馬以後,有無量數維哥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是豈鄭君之罪也!”“鄭和之後,再無鄭和。”“鄭和之業,其主動者,實絕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請皇上明鑑?”
一旁的胡瀅一看這局面,心頭大喜,忙緊跟其後說道:“啟奏皇上,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保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微臣懇請皇帝對鄭和加以褒揚,好讓後人銘記其豐功偉業?”
這時楊士奇道:“鄭和七下西洋,使南洋無華僑,吾人將一無所能。此乃弘揚我大明禮儀精神不可磨滅,當以弘揚?”
楊士奇身為內閣首輔,胡瀅身兼禮部尚書、戶部尚書,楊崢吏部侍郎,都是朝廷舉足輕重的人物,有這三人先後說話,其他人等自是不好再多說什麼,大殿裡忽然變得沉默起來,人人的目光看向了皇帝。
皇帝輕輕咳嗽了聲,道:“三位愛卿所言甚是,鄭和七下西洋,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導以禮儀,變其夷習”功勞卓絕,為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後人相仿,當以弘揚!”
“吾皇英明!”眾人紛紛跪到在地,大聲讚揚。
皇帝擺了擺手,讓群臣站了起來,目光落在王景弘的臉上,問道:“鄭公公生前可以什麼心願?”
王景弘這次為了鄭和的誥命,沒少忙活,好不容易把這事兒給落實了,自是歡喜,眼看著皇帝的態度,哪敢怠慢,忙上前道:“回皇上的話,鄭公公與第七次下西洋前已預知自己生命將終結,他立下遺囑,出海前分別在太倉、長樂立碑表明自己心意。”
皇帝頷了頷首,群臣裡不少人開始露出慚愧之色,太監因生理缺陷受世人歧視,他們死後不能入土祖墳,只能尋求佛教的精神寄託,以寺為墳。火化埋葬表示靈魂昇天圓寂;功德圓滿。因此,明時太監死後多火葬。與鄭和、李童同一時期的太監興安一生信佛,“臨歿,遺命舂骨為灰,以供浮屠”。所以大多數的太監死後,都希望能死後自己的骨灰能埋入“浮屠”,活得安寧,這個要求絕對不算高。
皇帝當即點頭答應,與南京修建佛塔供奉鄭和骨灰,其次鑑於鄭和功勞卓越,準其墓碑上刻有“三寶太監”封號。王景弘等人忙上前謝恩。
幾件大事結局後,天算是徹底大亮了,接下來輪著其他部堂上奏,皇帝也不知是累了,還是懶得再繼續聽下去,擺了擺手道:“其他各部手中有所奏之事,均可在下朝後,送至內閣,由內閣擬好了票送至司禮監給朕披紅便好?
其他部堂聽了這話兒,自不好多說什麼,紛紛上前應和了聲,早朝各部堂的瑣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眾人本以為接下來皇帝必是下了退朝的指令,不少的官兒,已做好了離去的準備,卻不想皇帝的屁股坐在龍椅上根本就沒有挪動的意思,不免有些奇怪,宣宗雖說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與這等早朝,速來不喜歡多待片刻,那次不是群臣尚未上奏完畢,便揮手讓太監喊出了無事退朝的話兒,久而久之群臣也就習慣了這一套,似今日這等遲遲不難動靜的早朝還是頭一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