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5章 月照山河到處明,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隨著朱棣的去世,加上當年朱棣的錯誤決定,使得洪武時,永樂時的輝煌漸漸遠去,先前死活不敢踏入中原的韃子,開始了動了入住的中原的心思,屢次扣邊。
九邊之中,山海關乃關內外交通樞紐,地勢最為重要,女真興起後,以此地駐兵最多,設總兵和經略負責鎮守。駐守邊鎮的軍隊稱為邊兵,總兵官總鎮正兵,副總兵領三千人作為奇兵,遊擊 也領三千人往來防禦,為遊兵,恭將分守各路要塞,東西互相策應,為援兵。永樂年間,成祖自動放棄大寧衛,把大寧所轄邊地賞給兀良哈,從此北邊失一重鎮,遼東與宣府、大同的聯絡也因此阻絕。成祖又徙東勝左衛於永平,右衛於遵化,宣宗更因開平衛孤遠難守,徙於獨石,三衛盡失,邊防的形勢大為削弱。以前是邊防第二線的宣府、大同也逐漸變為最前線的要塞了,北方的國防線因此步步南移。不過成祖對邊防還是相當重視的,自宣府以西,直至山西邊緣,“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凡通車馬的隘口,設百戶防守,只有樵夫牧民的隘口,也安置邊兵十人戍守,即便是這樣的防守,隨著韃子的實力日益強大,扣邊的事情時有發生,加之宣德年將士多敗壞,給了韃子可乘之機,以致於洪武、永樂年被壓制著抬不起頭來的蒙古韃子,開始強勢的入住中原之路,扣邊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宣德初年的那一場戰亂,不少人記憶猶新,早就盼著朝廷能一舉解決這個宿敵,此時聽得皇帝這一番浩氣凜然的話,如何喜,如何不驚,驚喜過後,換來的便是種種歡呼聲了。
宣宗很滿意眼前的歡呼聲,待歡呼聲過後,才對楊大人,道:“楊愛卿該你了?”
身為這次的主帥,楊崢是以兵部尚書領兵的,按說這本身有些不符合規矩,若是擱在朱元璋的時代,沒準兒還得掉腦袋,但這畢竟是最仁慈,最寬容的宣宗時代,況且滿朝文武對這場擠壓許久的戰事也十分期待,加上誰都知道,一旦這場大戰楊大人勝利歸來,加在他頭頂上的光環必然又多了一道入閣,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正兒八經的一品官,誰吃飽沒事在這會兒挑刺兒,明知道這這事兒有些壞了規矩,卻沒人啃聲,可謂是大明開國以來頭一遭的好事。
楊崢額了聲,從隊伍裡走出來,在眾人的目光注射下,一步一步走到了高臺,他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儒袍,配上披風,加上一把紙扇,陽光下往那高臺上一站,不得不承認十分的拉風,那些將士到也罷了,反正都是男人好不好看都差不多,可臺下觀看的姑娘,丫鬟,婦人可就不一樣了,這麼一個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男人,往哪兒一站,立即引起了她們內心深處的騷動,不少大膽的姑娘乾脆放開羞澀,大聲的叫上好來,更別說那些已成為婦人的女子,就差沒推開人群撲上去了。
幾個文官哪裡見過這等場面,既羨慕又有些妒忌,嘴裡嘀咕道:“男女不雜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櫛,不親授。嫂叔不通向,。。。。。。外言不入於捆,內言不出於捆。女子許嫁,纓,非有大故,不入其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返),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這些婦人怎麼連這個都不明白?”
另一個文官搖頭道:“何止,我朝早有規定,凡為宮室,必辨內外,深宮固門內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廁。男治外事,女治內事。男子晝無故,不處私室,婦人無故,不窺中門。男子夜行以燭,婦人有故出中門,必擁蔽其面。男僕非有繕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門,入中門,婦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僕無故,不出中門,有故出中門,亦必擁蔽其面。鈴下蒼頭但主通內外宮,傳致內外之物。你看看她們哪有一點矜持樣,哎,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世風日下啊?”
一個婦人不知是有些性子有些潑辣,還是氣不過,聽了這話兒冷哼了聲,道:“什麼人心不古,世風日下,老孃問你,你嫂子淹到水裡,要不要伸手去拉?”
先前的那文官微微楞了一下,這分明是一個兩難的提問:嫂子快淹死了,你不伸手去救,就是見死不救,就是不仁;而你伸手去救,男女之手就會拉在一起,就違反了禮制的規定。不救則不仁,援救則悖禮。他顯然沒想到,這一臉興奮,恨不撲上去把楊大人摟在懷裡的婦人,竟能問出如此刁難的問題來,一時有些愕然。
那婦人見他遲遲不說話,有些不耐煩,大聲道:“你到底救還是不救?”
那文官兒似沒碰到這般盛氣凌人的婦人,嚇得哆嗦了一下,道:“嫂子,嫂子掉到水裡而不伸手拉她,簡直就是豺狼了!男女之間不能親手遞接東西,是正常的禮制規定;嫂子掉到水裡,伸手去拉她,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