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895章:古來青史誰不見,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此大作為讓朝廷風氣為之一振,就連王振也對其手段讚譽有加,親自寫了一番言語讓人送來了,大意是公虛懷夷氣,開誠佈公。有所舉措,不我賢愚,一因其人;有所可否,不我是非,一準於理;有所彰癉,不我愛憎,一裁於法;有所罷行,不我張弛,一因於時。……身為相國,兼總銓務,二年於茲。其所察舉汰黜,不啻數百千人矣。然皆詢之師言,協於公議。即賢耶,雖仇必舉,亦不以其嘗有德於己焉,而嫌於酬之也;即不肖耶,雖親必斥,亦不以其嘗有惡於己,而嫌於惡之也。少有差池,改不旋踵;一言當心,應若響答。蓋公向之所言無一不售者,公信可謂平格之臣已!

有了王振定下的調子,上至小皇帝,下至黎明百姓對內閣也是讚譽有加,多年不曾給大臣獎賞的小皇帝,親自提筆書寫了嘉獎,贊其曰:“楊崢博大精詳,淵宏邃密,經綸偉業,社稷名臣。……慷慨有為,公忠任事。迨殫內寧之略,益宏外御之勳。嶺表滇南,氛淨長蛇封豕;東夷西虜,煙消堠鷺庭烏。洵稱緯武經文,不愧帝臣王佐。“這一番讚揚可就有些高了,將其與昔日的大家魏絳、范仲淹相提並論。魏絳是春秋晉國大夫,悼公時山戎無終子請和,魏因言和戎五利,晉候乃使絳與諸戎為盟。於是晉無戎患,國勢日振,八年之中,九合諸侯,霸業復興。范仲淹在宋仁宗時,與韓琦率兵同拒西夏,鎮守延安,邊境得相安無事。小皇帝認為,楊崢在為國謀利可與魏絳相提並論,決策制勝可與范仲淹並駕齊驅。在宣德時期,明朝面臨著南倭北虜、東蠻西夷的入侵之勢,邊疆岌岌可危。由於楊崢決策正確,用人得當,遂使“西虜稽顙稱臣,東番投戈授首,貴彝讋服,嶺寇抵寧”,邊境安寧達二十年之久並且還會一直平靜下去,楊崢真不愧為“經綸偉業”的“社稷名臣”。一時之間百官對內閣也是刮目相看認為這是老天爺顯靈才讓沉寂了多年的內閣重新換髮生機,所以不少官兒在聽到這份聖旨後,還特意去了一趟最近的寺廟給佛祖爺上了一炷香,希望佛祖保佑內閣能繼續將這股風氣延續下去。

當然比起陪著內閣瘋狂的小官與百姓而言,京城不乏一些大人物,他們與局面看得更清楚,內閣這一年多的表現的確不錯,但也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比如在司禮監的問題上,內閣就表現得相當弱勢,但凡是王公公的所作所為哪怕慫恿小皇帝貪圖享樂,哪怕是王公公利用手中權勢打擊異己,安插自己的親信,內閣全都視而不見,非但是內閣就連六部的衙門,往日風氣最正的翰林院也沒了聲音,這種不作為,不言語的調子,使得王振的專權日甚,朝臣中無人敢言,今年的正月十九日,錦衣衛獄卒王永曆數王振罪惡,以書揭於通衢,又於王振之侄王山家揭發其罪,為緝事者所獲。刑部坐之以妖言惑眾之罪,論斬。小皇帝下令立即處以磔刑,不必覆奏。這事兒百官除了替冤死的忠臣感到惋惜外,更多的是對內閣感到失望,作為首輔的楊崢首當其衝。據說,一些正直的大臣眼看內閣首輔如此不作為,心頭恨得牙癢癢,忍不住在回家的路上對此痛毆,這樣的舉動光是一天就有三次之多,可算是開了千古之奇聞了。

在百官種種不滿的情況下,楊大人一如既往的坐鎮內閣,既沒有對司禮監提起隻言片語,也沒對自己痛下毒手的文武大臣加以職責,彷彿這些事兒都從未發生過一般,弄得那些文武大臣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最後除了一聲嘆息外竟再也生出半分的氣來。

比起楊崢的悽慘,王振可謂是春風得意了,自太皇太后離逝後,朝中就在沒有束縛他的人了,太祖當年豎起的那塊鐵牌也被他堂而皇之的給砸了稀巴爛,滿朝文武百官竟無一人對此說什麼,巨大的成就感,讓王振越發的迷戀自己手中的權勢,太皇太后離世不過才兩年的功夫,他先後做了幾件鞏固自己權勢的大事。

第一件就是除掉了幾個人。對於那些稍有不服、甚至要和自己分庭抗禮的朝臣,王振的霹靂手段便立即使用上,決不留情,今年年初,南京國子監祭酒陳敬宗考績至京,王振素仰慕其名,欲招入門下。當時巡撫周忱也在京師謁見王振,知周忱與陳敬宗同年,王振就表達此意。周忱告訴陳敬宗後,陳敬宗說:“為人師表卻求謁見中官,可以麼?”周忱於是對王振稱:“陳祭酒善書法。以求書為名,先之禮幣,彼將謁謝矣。”王振贊同,於是遺金綺求書程子《四箴》。陳敬宗為王振寫下書法,但歸還其金錢,此後竟不再往來。陳敬宗遂在祭酒一職上得不到任何的升遷。

王振曾經在國子監宣旨,而恨李時勉無加禮。當時彝倫堂有古樹,為過去許衡所植。當時李時勉嫌棄其陰翳,妨諸生班列,稍命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做人後被偏執反派看上了(穿越)

木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