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901章:無邊光景一時新,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位寶座只有一個,做哥哥想做,做弟弟自然也想做,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唯一解決的法子便是靠拳頭說話了,誰的拳頭大,誰坐寶座,如此兄弟反目,相互爭鬥,部眾叛散。甘肅總兵任禮欲乘其窘乏,遷之內地,會訥格也來言欲居肅州,當年秋日,任禮遂遣使偕訥格先赴沙州撫諭其眾,而自率兵隨其後。比至,其部發生叛亂,訥格部下多欲投奔瓦剌。任禮出兵迫之,收其全部入塞,居之甘州,共二百餘戶,一千二百三十餘人。
鑑於這事兒鬧出的動靜不小,與本年初,小皇帝下詔徙之山東,居其頭目於東昌、平山二衛,分其部落為三,屯居清平、博平二縣。此舉固然可以讓百姓得到安置,但帶來的惡果是沙州成了一座空城。
一直對沙州垂延已的罕東立即佔據了這座工空城,至此。當初明太祖、明成祖先後以次設定了哈密、罕東、赤斤、沙州四衛嘉峪關外,遮蔽西陲,此時沙州先廢,而諸衛亦漸不能自立,西邊遂多事。
依曹大人的意思,沙州衛的設定,遮蔽了西陲,保證了西域往來和入藏的使臣商隊等安全透過,使明政府可以將國防防禦力量專門用以對付蒙古的一切力量,算是保證國朝最強有力的體現,一旦就此丟棄,勢必會麻煩不斷。
對此陳循等人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無奈這事兒一直不被王振認可,間接的影響了小皇帝的決心,所以這事兒一直沒被提上朝堂,難免讓人擔心,陳循六人一合計,這事兒是軍國大事,馬虎不得,鑑於小皇帝近期對楊崢的信任他們覺得這事兒還是尋楊崢來說說,好讓他勸說勸說小皇帝重新部署沙州。
與陳循等人的擔心,楊崢自是心知肚明,雖說這事兒有些棘手,但事關邊防,他這個首輔就是再不做事也不能不聞不問了,但顧全小皇帝在這事上的態度,他決定採取溫和的法子上奏章。之所以如此,一來也好看看小皇帝對自己是否一如既往的信任,另一方面也還不想引起王振對他的警覺,早已定下的調子,總不能在毀於這十幾日的功夫,那樣就太對不起自己這些年的隱忍,還有那些默默捨棄的長者了。
楊崢本擔心自己這一番顧慮必然會引起陳循等人的反對,那知這次六人竟難得認可了他的建議,陳循認為這是眼下最穩妥的法子。
取得了內閣成員的贊同,楊崢頭一次感到某種欣慰,只覺得多年的隱忍算是值了。
春日的陽光帶著固有的柔和,透過百葉窗照射了進來,落在了書案之上。
楊崢坐在了書案前,就著被陽光暖和的身子,提起了一隻湖筆,雖說做官也有十幾年了,但在骨子裡始終不能習慣毛筆,若非到了萬不得已自己親手寫奏章的時候,他是不是用毛筆書寫的。
鋪開了雪白宣紙,紙張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一看就知不是尋常的紙了,事實上送入內閣的紙張,因承載了全國的政務,所以在要求上要高於其他衙門,除了宮中用上等的宣城郡紙外,內閣用的也是宣紙中的真品澄心堂紙了,這種珍品紙張據說來自徽州,,南唐後主李煜視這種紙為珍寶,贊其為“紙中之王“,並特闢南唐烈祖李節度金陵時宴居、讀書、閱覽奏章的“澄心堂“來貯藏它,還設局令承御監製造這種佳紙,命之為“澄心堂“紙,供宮中長期使用。澄心堂紙質量極高,除了皇宮與內閣衙門能用一用外,極少有人用得起,墨寶落在了紙張,宛如在一面鏡子上,非但寫著的人舒服,看的人也同樣如此。
楊崢自問筆法不佳,唯有寄希望與紙張上,所以對紙張的要求也十分的挑剔,但凡是奏章,必用湖筆、徽墨、“澄心堂“紙了。
一切準備充分,醞釀一番後,剩下的就是寫了。
對於這件事他早就思索成熟,所以下筆沒有更多的猶豫,片刻的功夫便見紙張上多了一篇錦繡文章。
楊崢端詳了一番,目光隨著那一個個的詞兒跟著唸了起來:“我國建哈密、赤斤、罕東諸衛,授官賜敕,犬牙相制,不惟斷匈奴右臂,亦以壯西土藩籬”。使“西戎、北虜兩不相通,則邊疆可永無虞,而國家之固如磐石矣……?”
奏章寫得很詳細,為了讓小皇帝能明白沙洲衛對國朝邊防的重要,楊崢幾乎將這份奏章揣摩了十幾遍才算是放下了手中的筆法,以他的看法,河西“守臣相繼撫馭,諸夷一遵舊規,不敢坐視啟釁。所以百五十年來,西陲晏然無事”。使河西地區乃至西北地區得到了安寧,猶如設定了防禦西北的一道強有力的防線,從而出現了“番夷效順,西陲晏然”的局面。國朝設立關外衛的目的是鞏固西北邊防,加強對西域地區的控制,維護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