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947章:風過重巒下笑聲,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先楊崢還能勉強聽一聽,可聽到後來,這幫老先生開口閉口就子曰,張嘴就是聖人云,不要說小皇帝這種才二十好幾的年輕人,就是楊崢這種年紀大的老人聽著都煩躁,可想而知,這種流於形式的經筵多麼的不討喜,楊崢之前一直奇怪為何朱元璋定下的許多規矩,後世子孫總是不厭其煩的更改,後世多罵朱家子孫不孝順,事實並非如此,作為太祖朱元璋來自民間,靠著赤手空拳打下了偌大的一個江山,許多規矩他都極好的執行,並且年復一年的將其養成了一種習慣,但他的子孫並非如此,長在深宮大院並不知許多看似無用的規矩一旦養成了習慣會帶來怎樣的好處,況且在年齡上也有差異,朱元璋打下南京的時候已經三十好幾了,等打下大明江山已經四十歲,四十歲才是一個男人真正成熟年齡,這個年齡的男人,因有了世道的磨練與積累,才更明白這些規矩帶來的好處,更懂得堅持的道理,而後世子孫大多二十幾歲就坐上了皇位,正是一個浮躁的年紀,如何能沉得下心來,你讓他們天天對著一堆老學究大談天人合一,顯然有些強人所難,久而久之,祖宗的那些規矩也就荒廢了,就拿眼前的經筵來說,日日聽,日日講,實在沒有多大的意思,縱然耐著心思聽下去,充其量不過是多了幾分學問,與國事其實並沒有多大的用處。

小皇帝與楊崢一般勉強聽了片刻,眼看聽著都是聖人的道理,不免有些煩躁,冷聲道:“朕重開經筵,可不是光聽爾等在此大講聖人的道理。”

此話一出,一幫老學究有幾分不悅,在他們看來,聖人的道理那就該日日說,日日講,皇上就該聽,道理聽明白了,自然知道自理國家了。但這一番話自是不敢說出來,十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吭聲。

就在楊崢以為要冷場的時候,一直站在自己身後的王直忽的走了出來,衝著小皇帝行了大禮,朗聲道:“聖人之道乃治國之道,皇上既已聽完,微臣就與皇上說說史?”

小皇帝對王直的印象一直還不錯,加上這兩年王直坐鎮吏部後,大力整頓吏部,兩京官員精神面貌為之改變了不少,尤其是在京城內閣控制六科,六科督察六部,六部督察地方藩、臬等司及撫按官,再以兩司督察府州縣官,此法最巧妙之處在於利用六科監察六部,用品級低的官員監督高官,甚至彈劾高官,在這一點上很合乎他的心意,見王直上前,一直緊繃的臉,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道;“王愛卿與翰林二十餘年,稽古代言論編纂紀注事,學問匪淺,朕早就想聽聽愛卿講講史了。一直沒尋到合適的機會,難得今日王愛卿也來了,朕也有這個雅興,聽聽也無妨。“”

王直謝了恩,便拉開了架勢,不等小皇帝詢問,看了一眼一言不發的楊崢便說了開來:”皇上,微臣聽聞自古明君者必有實矣。明君之實奚若才(哉)?曰:小則能為大,弱則能為強,德而而能自尊也,此明君之實也。所以歷代明君莫不是親賢臣遠小人成就萬世英名,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此外,太宗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王圭,降將尉遲恭、秦瓊等,人才濟濟。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著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透過科舉,吸納有才幹的庶族士人,用科舉代替門第。終開大唐貞觀盛世,反過來他的子孫親小人,遠賢臣嬉戲遊樂,疏於政事,致使小人當道朝政荒廢,肅宗取玄宗寵信李輔國,此人大權在握,天下大事幾乎全決定於他,朝臣所奏之事往往先經他手然後才告知肅宗。為了更準確地瞭解朝中大臣的動向,李輔國還專門派幾十人負責監督官員的一舉一動。對於不順從的官員加以嚴厲打擊。李輔國根據自己的好惡處治全國的訟案,並以皇意相標榜。地方上的節度使也是李輔國一手委派。將大好的大唐江山毀於一段,此後有逼宮弒帝的俱文珍與王守澄、經歷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稱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時的權閹楊復恭、劉季述等人,太宗皇帝打下的江山被一班宦官權殲所把持,這些人欺君罔上,擅自專權,正是小人當道,使其禍亂唐朝達十五年之久,而伴隨著權閹的受刑而死,唐朝的統治也名存實亡了。此舉,當為後世者戒!”

小皇帝皺了皺眉,臉上露出幾分不悅的神情,但也沒說什麼。

見小皇帝沒吭聲,王直膽子似大了幾分,撇了一眼楊崢,後者頷了頷首。

王直心領神會,繼續說道:“宋代宦官雖不如大唐那般把持權勢,欺君罔上,無法無天,但宋徽宗寵信童貫、蔡京,耽於遊樂,朝政被一班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做人後被偏執反派看上了(穿越)

木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