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838章:巧舌如簧生是非,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文淡淡一笑,似對戶部侍郎這個頭銜十分滿意,衝著那喊話的官兒點了點頭道;“能不來麼,咱雖做的是戶部的官兒,可俸祿比起諸位官兒只多不少,家裡還等著這幾兩銀子過活呢?”說著,王文便略過一個官兒走到了王山的跟前,趁著諸官兒還驚訝於他的悽慘之時,飛快的與王山對視了一眼,身為王振身邊最炙手可熱的心腹,王文這兩年來可謂是青雲直上了,他本不過是小小的七品縣令,在京城之地丟在人堆裡都沒人看一眼,也虧得他機靈,早在王振與內閣首輔爭鬥得水火不容的時候,就看出了王振的能力,在百官左右觀望的時候他一頭栽進了王振的大營裡,為其效勞,在搜尋楊士奇兒子罪證這件事上,可謂出力不小,生得王振賞識,在司禮監搬到內閣後,隨著王振漸漸掌權,他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從當初的一個七品縣令,一舉躍為兩淮鹽政使,別看這官兒不大,放在京城都不好意思說出來,但論油水卻是大明最豐厚的官職之一,有大明最肥的肥缺,究其原因在於,鹽稅,本朝初年,鹽政,循元舊制,仍行引法。
洪武年間,為抵禦外患,籌備邊儲,仿宋折中之制而行“開中法”。其法為:由戶部出榜召商,令其輸糧於邊塞或其它缺糧地方,朝廷收糧機關登記所納糧數及應支鹽數,填給倉鈔;商人持鈔投產鹽地運鹽使司換取鹽引,持引赴鹽場支鹽,運赴指定地區銷售。開中法以場鹽官收為基礎,仍屬民制、官收、官賣、商運、商銷的就場專賣制。故其產、運、銷制度大率仍元之舊,這法子固然好,
但不實際,鹽引這東西比起真金白銀還是少了些誘惑力,到永樂末朝廷為了收集更多的真金白銀,不得不發放更多的鹽引,鹽引發得太多,稅收就成了問題,為此有人就動了腦筋,廢開中法,立“綱法”。其法為:將各商所領鹽引分為10綱,編成綱冊,每年以1綱行積引,9綱行新引;綱冊上所載引數允許各商“永永百年,據為窩本”,每年照冊上舊數派行新引,綱冊上無名的商人不得加入鹽業運營。從此官不收鹽,由商人與煎戶直接交易,收買、運銷之權悉歸於商人,並得世襲。“綱法”的綱領為民制、商收、商運、商銷,這樣一來,鹽政使的地位就顯示出來了,想要窩本總得有點什麼,所以一箇中等鹽商,憑著窩,年入十萬兩,相當於十個親王的年俸,二十個郡王的年俸,五千個大學士的年俸,而一個鹽政使憑著窩本可是一箇中等商人的幾倍,絕對算上最富有的官職了,他仗著王振的庇護,坐上了鹽政使的寶座,一做就是三年,若不是前年他鬧出的動靜太過離譜,也不至於從這個官職上走出來,當然了他也不虧,這幾年來貪汙到手的銀子,一大半送到了京城入了王公公的口袋,自己跟在屁股後收斂了一點小財,即便是這樣他的收入也多過朝廷的一品二品大員了,非凡如此,這次鬧出的動靜這麼大,他非但沒受到任何的處罰,就是官職上也跟著升遷了好幾級,從一個七品的縣令,一躍成了戶部侍郎,從三品的官兒,旁人摸爬滾打的了一輩子也未必能做得上這個位置,而他只是依附了王振才三年的功夫,從一點上看,王振算是把他當做自己的心腹培養了,上司如此看重,作為下屬的自當投桃報李了,這次借用言官打擊楊溥的主意,還是他想出來的,身為主謀人,他當然不能錯過這樣為王振鞍前馬後的機會,眼看氣氛差不多了,才從人堆裡擠了出來,聽得百官這麼詢問,忙衝著那官兒抱了抱拳,道:“這不是看你們吵吵嚷嚷太熱鬧被吸引過來了麼?”
“王大人你是戶部的官兒,對戶部也算有些瞭解,你給大夥兒說說實話,這戶部到底有沒有銀子?”一個官兒越過眾人透著客套對王文問道。
這話兒無疑是百官的心聲,一方面他們不願意相信戶部沒有銀子,苦了自己,可另一方面,朝廷從去年年底動作也的確大了些,戰事不斷,修建宮殿、賑災,免稅各方面都要用錢,況且這些可都是大動作,再多的銀子也不夠用,朝廷這幾年仗著開海禁、市舶司,商業上的稅收,戶部的稅收一年比一年高是不假,可也經不起如此大的動作折騰,沒銀子也說得過去,可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朝廷有銀子,只不過是礙於權貴,才想這麼一個損主意來虧了他們,所以一聽王文是戶部的侍郎,不少官兒也想問一問,也好有個底氣,若當真沒了銀子,他們罵上幾句也就算了,這日子雖苦了點,但也不至於活不下去,可要是有銀子,他們鬧騰起來大可理直氣壯,就算這動靜再大一點也沒什麼干係,大明的律法雖嚴,但律法外不外乎是人情,重要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就算是皇上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該鬧的還是要鬧騰,虧了朝廷可以,就是不能虧了自己。這麼一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