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783章:人無一德以報天,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凡是楊善參與的那就是一定是安全的,而這就是他要的目的,當然了,這只是其一,其二在於楊善給小皇帝的形象問題
,按照楊士奇的設定,此番頭陣當以李時勉來打才是,李大人性子耿直,為人更是嫉惡如仇,天生就是吃言官御史這一碗飯的,可有利也有弊,早年的魯莽,引得兩代皇帝對其不滿,仁宗皇帝更是恨不得殺了他才是,可以說後人在贊其仁宗豐功偉業不愧一代明君的時候,對他壯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無疾驟崩”多有微詞,而這些微詞也都來自李時勉當初上的兩道奏章,勸仁宗謹嗜慾之語。仁宗覽奏後,怒不可遏,當即令武士對李時勉動刑,李時勉險些喪命。直至垂危之際,他仍難忘此恨,說“時勉廷辱我”。世人以此推論仁宗縱慾無度而死,李時勉奏疏觸及其痛處,否則不會如此耿耿於懷,這事兒雖過去了這麼多年,但畢竟是逆過龍鱗之人,在感情上孫太后、小皇帝就對李大人沒多大的好感,在彈劾王振這等大事上,他不得不小心謹慎為上,這才挑選了楊善來做個領頭羊了。
屏風動了動,片刻才聽得裡面一個柔柔卻又不威嚴的聲音說道:“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楊大人好大的胸襟,本宮常聽人說鬧時練心,靜時養心,坐時守心,行時驗心,言時省心,動時制心,楊愛卿這幾句詩詞怕是從中而來。”
楊善嘿嘿一笑,道:“娘娘好眼力,微臣正是從中感悟而來,這人,說到底有了拂鬱,先用一忍字,後用一忘字,便是調和氣湯了,再熬點粥湯喝,就不覺得天下還有什麼事兒過不去的。”
屏風動了動,孫太后贊同的道:“楊愛卿所言甚是,天下的事兒還真沒有比喝粥更有滋味的,咱們的官兒若是人人都有楊大人這等體悟,那也就天下太平了。”
孫太后的話兒緩慢悠長,但群臣被就豎著耳朵聽,所以人人聽得分明,耳聽得這位當今最有權勢的太后話裡話外有埋怨官員胸肌氣度的言語,不免彼此看了一眼,一時摸不準太后老人家對這場爭鬥的態度。
小皇帝坐在龍椅上認真的凝聽孫太后與楊大人的一問一答,見不關自己也就懶得例會,一雙目光東看西看也不知想什麼。
“太后這話兒可就錯了,吃粥可比不得當官了,其中滋味唯有吃的人最清楚,有人喜歡吃,有些不喜歡吃,總不能天下的官兒吃粥的胸襟都是博大的不是,微臣就是擔心娘娘也是這麼看,才有意將這事兒提點提點了,今日司禮監王振機智傾巧,又甚於陳蕪者,是可不為之寒心哉,若娘娘一味的寬慰,難免有失偏頗了,聖人常說負責誅浄的大臣,就是來負責匡正君主過失的,必須在該說話的地方,盡力履行匡正的規定,不允許苟且省事偷得安定,低下頭充耳不聞;至於侍奉君主要講究方法,不要出離自己的職位範圍,如果做了不是自己任內的工作,那就是罪人。
所以《表記》之中記載說:“侍奉君主,與君主關係疏遠而進誅,就有諂媚的危險;與君主關係親近而不進諫,就是尸位素餐。”《論語》說:“沒有被他人信任就進誅,別人會以為你在徘謗他。”老臣今日彈劾王振把並老臣胸襟不夠寬廣,實則王振此舉大大違背祖宗規矩,不利國事,老臣這才斗膽乞聖明嚴遣奸惡中官,以清政本,以慰群心事。”
這一番話說來正義凜然,底下的官兒少不了暗暗叫了幾聲好,不少人趁著孫太后看不見狠很丟了一個佩服的眼神。
這一頓責問的搶白,讓不少官兒擔心臉皮薄的孫太后有些吃不住,隱隱擔心太后一怒之下,著大殿外面的侍衛給拿到了午門吃上一頓板子,門外的侍衛似也感受到大殿裡氣氛有些異樣,伸長著脖子往裡面看,萬一那個不長眼的臣子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兒,罵了什麼不該罵的人,惹惱了皇上和太后要行廷杖之刑,他們也好第一時間衝上去,身為宮中的侍衛,最能明白這個時候是最能搶功勳的時候,站著這幫臣子總有那麼幾個不知趣的人,不是言語上衝撞了皇上,便是哪裡惹得皇上不高興了,殺又殺不得,怒氣衝衝的皇上只好讓人將這幫殺千刀的官兒給拉到們午門外,按在地上扒拉了褲子,露出白花花的屁股痛打一頓,就說洪熙初年的那次,雖說不是用板子打的用的是金瓜錘人,“翰林院侍讀李時勉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對不屈。命武士撲以金瓜,脅折者三,曳出幾死。本朝宣宗的時候,言官李振武言行得罪了宣宗,就是被他們拉到了午門外痛打三十,據說這位李大人當時可是挾醫而來的,投藥一匕,乃蘇。輿疾南歸,到去腐肉數十臠,大者如盈掌,深至寸,一肢遂空。”還有宣宗末年的沈思文沈大人“杖之日,交右股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