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45章:情多處,熱似火,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快,賬薄便出現了問題,永樂二十二年的人頭比起永樂初年還少了不少,跟著西湖的田地的稅收也少了不少。
李卓初始還能坦然的聽著,畢竟王斌這一次來的目的,他心知肚明,若不能從中找點毛病出來,那就不是王斌了,這一點涵養他多少知道,所以他忍住了。
但王斌沒想到王斌竟拿人頭稅做文章,硬是從人頭比起永樂初年少了太多,其中的銀子不少,卻不見記載,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縣衙中飽私囊了。
永樂一朝,經過朱棣勵精圖治,的確走向繁榮昌盛,但朱棣好戰,先是發生靖難之役,此後打安南,五次出兵蒙古,這一系列的大手筆,從永樂年初就沒在停過,江南人口增長的速度的確跟不上形勢,這一點明眼人一眼便看出,王斌拿這個說事,傻子都能看出用意了。
李卓為官清廉,還有一個幾乎所有清官都有的臭毛病,極為愛惜自己的名聲,他沒貪汙一分一毫,王斌硬是說他有中飽私囊知之嫌,這就是汙衊他的名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是他絕對不能容許的事情,眼看王斌還在侃侃而談,好脾氣的他也忍不住了。
“王大人,本官敬重你是巡按御史,才一直配合與你,你若仗著自己官位,侮辱我的人品,那休怪本官對不住了,本官便是拼著烏紗帽不保,也要上奏陛下,參奏你一本?”
王斌冷笑了:“總算是沉不住氣了?”
“李大人言重了,凡事不是講究個證據麼,如今永樂二十二年,我大明王朝自tai祖皇帝開國以來,如今已有五十多年了,幾代帝王勵精圖治,識得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而杭州自古便是繁華之地,人口密集,也是朝廷賦稅之地,這賬簿上記載的人口,竟比不過是永樂初期,敢問大人難道我大明朝,永樂盛世是白叫的麼?“王斌絲毫不懼,他怕的是沒有漏洞,如今有了一切都好說了。
李卓氣得夠嗆,眼珠子差不多飛了出來,那摸樣要多嚇人便有多嚇人。
“哇,你爹爹不會要吃人吧?“楊崢從未見過李卓這幅摸樣,陡然看了吃了一驚。
“哼,這還不是那狗官給氣的,杭州繁華不假,可永樂一朝連年用兵,糧草多半是吳越之地,整個吳越之地可謂是為永樂一朝,出人,出力,出錢,人口自然是少了?“李嫣兒輕輕一嘆,低聲說道。
楊崢可不關心這些,他關心的是什麼時候該他們上場了,當眾聽丫丫故事,那種滋味,自然不錯,至於是中飽私囊也好,還是汙衊也好,他半點不在乎。
“王大人在江南做官多年,江南人口情況如何,王大人豈能不知,洪武十四年正月,tai祖皇帝令全國各地編制賦役黃冊,規定每戶的人丁、土地、房屋、牛、車都要一一登記入冊,每十年一造。這些難道王大人不知麼?”
^^^^^^^^^^^^^^^^^^^^^^^^^^^^^^^^^^^^
這些王斌當然知道,所謂洪武十四年的黃冊,主要分為民、軍、匠三類,進行造冊登記。以戶為單位,每戶詳列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等,逐一登記在冊。因送給戶部的一冊,封面用黃紙,故稱黃冊。按規定,黃冊十年一造,每冊一式四份,分別上報朝廷,一份交戶部,一份交布政司,府縣各存一份,其中規定,凡各戶之丁口、田塘山地、畜產,均各以其實自行呈報,再由州、縣正官查核,其有隱瞞作弊者處死。因為朝廷大力整治,所以自洪武一朝後,這黃冊不僅成為徵調徭役的依據,又成為人口數字的可靠來源。因此,有關明代人口數字的記載,都取材於此。李卓賬簿上的人口,其實都是來源與黃冊,可以說並沒有什麼問題,這一點王斌心知肚明,只是這難得機會,若不找點欲加之罪,他堂堂的王大人,巡按御史豈不是白來了。
“嘿嘿,李大人這麼說,就是說本官是欲加之罪了?”只要有漏洞,管他是什麼罪,王斌才不在乎他的目的就是摘掉李卓的烏紗帽,一解當年的那口怨氣。
李卓冷哼了聲,道:“黃冊上多有記載,本官以黃冊人口收取稅收,一筆一筆的賬目記載的清清楚楚,大人硬要書賬目有假,嘿嘿,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不是欲加之罪,王大人比下官清楚吧?”
王斌見李卓並不慌張,心中有些奇怪:“到是小看了這廝!”
“哼,李大人怎能這麼說呢,本官是巡按御史,有糾察彈劾地方的職責,各地官府衙門一應事物,皆在本官糾察職權之內,本官不過是就事論事,查閱縣衙賬簿,李大人如此反應,實在讓本官不得不懷疑啊?”王斌斜眼瞧了一眼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