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783章:長歌當哭,狂醉似醒,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凡事就容不得旁人宣示,這一點就如前世的記者一般,本沒有這回事,偏偏一解釋,好話兒也成了惡毒之語了,所以想起這首詩詞,言官就有些不舒坦了,世人都說這首詩詞,表達了楊大人不記前仇,坦蕩豁達的胸懷,翰林院那幫天之驕子更是把這首不痛不癢的小令吹噓天花亂墜,如此一來,這首《偶然》的是詩作,經過翰林院悠悠之口,算是徹底定性了。世間的事情就這樣,本沒這個意思,經過世人之口,意思千奇百怪了,而言官偏偏都是一幫死腦筋,認死理的人,對翰林院對這首詩詞的宣示更是耿耿於懷,認為楊崢寫這樣的詞兒,是對言官的彈劾不屑一顧,同時還隱隱的透露出言官此舉是錯誤的意味,這下言官就不幹了,心說我們這麼的場面,這麼的聲勢,光是彈劾的奏摺差不多有半人高了,更別說參與的人數,從南京到北京也有數百人,可謂是大明開國以來最大的陣仗了,若我們錯了,那天下還有對的麼,所以對於這首詩詞的理解,言官們斷然是不敢苟同的,因此氣氛慢慢變得有些壓抑了。
縱然有薛暄這個和事老在一旁調節氣氛,但雙方就好比是一對前世的仇敵一般,縱然有楊崢的妥協,有薛暄從旁調節,但仍舊於事無補,飯菜吃到一半,戰神李時勉就開始向楊崢發難了:“近來,下官常常夜不能寐,按劍而起,想起陛下登極以來這些年來,楊大人的所作所為,心氣難平啊,想陛下登基之初,楊大人意氣風發,為朝廷除漢王,退蒙古韃子,風姿卓絕,天下仰慕,就是李某的府邸裡,還藏有著大人的《楊氏詞話》,李某雖孤傲,但仍認為楊大人的《楊氏詞話》在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裡,可以將其奉為圭臬,對於大人提出的境界說,仍十分的敬佩!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李某雖學問不如楊大人,但也看得出,楊大人提出此點的意義,經過多年,世人仍舊讚揚,可見其用意之大,長歌當哭,狂醉似醒,繁華銷盡,浮躁漸去,李白的“斗酒詩百篇”,曹操的“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說的是酒,唱地何嘗不是一種精神。
楊崢默默的聽著,事實上不僅是楊崢,就是其他言官、薛暄何嘗不是默默地聽著,誰也不知李時想要說什麼?“
聽得李時勉繼續說道:“楊大人以晏殊、柳永、辛棄疾三首詞的斷句,描繪了作詞的艱苦歷程,可謂是恰到好處,難得是楊大人年紀輕輕,眼光卻不至如此,竟能將詩詞引申到成大事業、大學問方面去,由不得讓人不佩服?“
楊崢起初聽他說家中藏有《楊氏詞話》,還以為這老頭是敷衍自己,這會兒才聽出所說不假,而且看得出,對方的確有一番研究,這三種境界,作為《楊氏詞話》的名言,被人所熟知,並不足奇怪,但能說出其中的精髓,若下一番功夫研究,是體會不出,詩人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修養和鍛鍊的問題。審美主體(作者)對人和物的審美把握,形成待物化的意識客體,第二自然、第二人生以及第二之我,再將此用藝術形式表現為意識性的客體(作品),其間有一個漸悟到頓悟的過程,可以說是極其艱難的。
此時,李時勉的話兒並沒有停下來,仍是用一副敦敦教誨的口吻繼續在說:“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西風凋碧樹”,是一種煩躁的心情,詩人要觀物,首先要擺脫現實的種種紛擾,破除一切我執,包括苦樂、譭譽、利害、得失,掙脫一切個人的私念,達到胸中洞然無物,才能達到觀物之微。”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時,便入定,能去體會物之內在本質的美了。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對審美客體的審美把握,審美主體(作者)有一種擇一的、固執的、終身無悔的精神,在探索著事物的美。這種美必須將事物個別的、外在的、偶然的東西跨越過去,得出普遍性的、內在的、必然的一種理念,用審美的把握塑造出美的意象,詩人在此境界的心情是平靜、純淨、自然的,尋求一種自然的樂趣。一方面,這種尋求是艱辛的,使人憔悴和消瘦,同時,另一方面,這種尋求又是使作者的感情得到昇華,達到完美的意境,雖然”衣帶漸寬”,又是值得的,殉身無悔的。第三種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裡說的是頓悟。經過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苦苦尋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