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275章:狼煙烽火何時休,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爭鬥了幾十年,雙方的經驗算是越來越好,經過多次的吃虧上當,藩王們也明白瞭如今的局面不如洪武時,藩王耀武揚威無人敢例會,沒了權勢,他們說到底不過是一幫錦衣玉食的閒人罷了,在皇帝拉偏架的情況下,他們根本贏不了文官,況且文官人多力量大,任何的風吹草動難免入了他們的法眼,一番彈劾下來,吃虧的終究是自己,也許是爵位的失去,也許是僅剩的一點地位也沒有了,從永樂後期藩王被貶成百姓的可不少,日益明白自己的處境後,藩王也變得聰明起來,對於他們來說,以自己皇家身份去侵佔百姓的那點良田,非凡不實惠,名聲還不好聽,到頭來還什麼好處沒得到,弄不好還被朝廷呵斥,比起這些良田危險,他們慢慢看中了一個更實惠,毫無風險的發家致富的道路,對於藩王來說,政治上沒自由,吃飯穿衣受限制,但生孩子的自由,卻是絕對有,按照祖宗定下的規矩,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視一品。諸子年十歲,則授塗金銀冊銀寶,封為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視二品。諸子授鎮國將軍,孫輔國將軍,曾孫奉國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孩子只要生下來,就有俸祿可拿,孩子越多俸祿就越多,這些俸祿比起侵佔百姓的那點良田可划得來,再者,藩王的權勢沒有,地位可不底,免去稅收的好處足以吸引百姓,每年的投獻就是一大筆的橫財。

在這種相對安全的情況下,從宣德二年,極少有人言藩王的罪行,就連一直對皇位虎視眈眈的趙王,這幾年也沒了動靜,悶在王府發大財。

對於王爺費了自己,虧了朝廷的行為,自然沒逃過朝廷有識之士的法眼,他們以朝廷的現狀,列舉逐年來增加的藩王人數,以及朝廷賦稅供應的狀況彈劾藩王此舉的危害,其中以戶部給事中在奏疏中說:“河南初封周府一王,歲支祿米一萬石。今增郡王、鎮、輔、奉等將軍、中尉,郡縣等主君並儀賓等,至一千四百四十位員,共歲支祿米六十九萬二百五十石?

其他給事中也不甘落後,這個說今天下之事極弊而大可慮者,莫甚於宗藩……天下財賦歲供京師糧四百萬石,而各處王府祿米凡八百五十三萬石,不啻倍之。即如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萬石,而祿米三百一十二萬石;河南,存留米八十四萬三千石,而祿米一百九十二萬石。是二省之糧借令全輸,已不足供祿米之半,況吏祿、軍餉皆出其中乎。”另一個則說,為宗藩者大抵皆溺於富貴,妄自驕矜,不知禮義。至其貧者則遊手逐食,靡事不為,名曰天枝,實為棄物。聲討的聲音一日高過一日,朝廷卻以祖宗法度不可更改為由,對此事置之不理,這種處理自是引起了文官的不滿,實則也是朝廷的無奈之舉,經過大明開國六十年的發展,大明皇室宗親的人數可不少,在沒有合適的藉口,合適的解決藩王法子之前,皇帝也怕這些藩王聯合起來,他們雖剝奪了權勢,可人數卻不少,誰知道會不會再掀起一段靖難之役,所以明知祖宗法度不利於朝廷,皇帝是執意堅持。

這次寧王圖謀蘇州城事件,無疑是給了這事兒一個巨大的轉機,無論是寧王的身份,還是徐國公、坐鎮中官太監、蘇浙按察使,哪一個身份足以引起皇帝的警覺,更何況寧王所作所為證據確鑿,這樣一來,這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因寧王的身份太高,當今皇祖一輩,才學太顯著,威望還不低,種種跡象表明,這是打擊藩王最好的藉口。

對於這個藉口,言官很好的把握了,錦上添花從來不是他們喜歡乾的,但落魄時上前拽上一腳,卻一直是他們的風格。

所以從錦衣衛那份奏摺送到了紫禁城的那一天起,紫禁城就沒消停過,言官一個個彷彿打了雞血一般,人人文思泉湧,日日上奏摺彈劾,把個偌大的紫禁城弄得熱鬧非凡。

對於言官打的算盤,各地藩王心知肚明,隱忍多年的他們,又豈能坐以待斃,紛紛上奏摺辯解,同時少不了言及官員的作風,道德問題,雙方你來我往毫不想讓,竟把這件事的主謀者寧王以及及時處理這件事的楊大人給忘得一乾二淨。

兩個月的爭論,各種醜事層出不清,即便是再不記事的京城百姓,也知道秦王朱樉,“于軍民之家搜取寡婦入宮,陸續作踐身死,非人所為”,“將番人七八歲有女擄到一百五十名,又將七歲八歲九歲有男堰割一百五十五名。”

晉恭王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時明月之君子六藝

魚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