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009章;放手一搏的覺悟,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問題,告示雖明確指出:‘江南刁風盛行’,所以不受理‘刁告’。但朝廷又放告,所謂‘放告’,自然是放手讓人們告,蘇州有冤情、苦主的數十萬,就況大人這麼一個青天大老爺坐鎮,難得陳述冤情的好時候,哪有錯過的道理,況大人雖斷案如神,可面對堆積如山的狀紙,每日也不得斷案數百件,如此大的公務,對與哪些是‘刁告’,哪些非‘刁告’,又怎麼分得清楚?所以最終的結果,刁民也好,百姓也罷,只要來告狀,況大人就一定會接受,一旦接受了,審理的結果,也只能秉承著公正效率的原則,繼續斷案,縱然況大人心細如髮,能將那些告刁狀者剔除出來,加以重懲。但也只是少數,比起那大把大把的良田的誘惑,這點千分之一的機會也不能放過。
存了這個心思,刁民告狀並沒有減少,反而呈逐漸增多的趨勢,雖說況大人按照《大明律》,對告刁狀者,杖二十,戴枷八日示眾,但這種威懾力比起良田實在太不值得一提了,因此告狀人多得不可勝計,刁民為了逃過況大人法眼,一個個皆囚服破帽,率以五六十為群,沿街攘臂,大喊冤枉,一旦況大人沒能審查出來,便堂而皇之的進入大堂,狀告蘇州富戶、大戶。
於是,短短半日的功夫,便多有流傳刁民劉某誣告富戶李老爺成功,從中得去良田五百畝,刁民陳某誣告富戶唐老爺謀取家產,致使其破產,流浪街頭,經況大人審理,責令唐老爺退田八百畝,銀兩五十……這一樁樁發家致富的案例,立即引起了轟動了,而經過這三日的觀察,況大人那六個差別的判案秘訣,也不脛而走,整個蘇州府邸都知況老爺為百姓不惜得罪富戶,大戶,於是坊間流傳一句‘名言’曰,‘種肥田不如告瘦狀’。這無疑是給了那些刁民告狀發財的無限動力,他們沿街攘臂,叫喊呼號,許多無知百姓也尾隨其中,使得真假不分,半日不到,府衙便集聚了上萬人告狀,人數之多,規模之大,便是心存雖千萬人吾往矣況大人也嚇了一大跳,驚訝之餘脫口而出:“僅松江一地“告鄉官奪產者幾(幾乎)萬人”。
局面雖有些失控,但況大人並不慌亂,因為作為頂頭上司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表示任何的責備的言語,反而是讓人送來了一首詩,秉燭書案添新愁,民怨權貴入城州。百翻刁索猶未去,一怒罷官尚難休。錚本裂顯棟樑骨,忠言挺就丈夫頭。明就大廈將傾覆,亦甘獨木撐危樓——?“這無疑是給況鍾吃了一顆定心丸,心裡默唸了幾句明就大廈將傾覆,亦甘獨木撐危樓。越發堅定了斷案的信念,照舊按期放告,快速速決,每天都能處理二三百件,迫使百姓退田一萬畝,成果不可謂不驚喜,只是他倒是坐得住,府衙的同知、縣令可坐不住了,從第三日一早,蘇州府管轄七個縣:吳縣、吳口、長洲、常熟、嘉定、崑山、崇明各地同知、知縣紛紛來了府衙,勸說況大人及時罷手,莫要把大戶、富戶都得罪光了,蘇松同知差點沒有跪下來求情了,說才三日的功夫,大戶杜門不出,再這麼下去,是要出大亂子的……?”
眼看況大人無動於衷,蘇松啊同知一咬牙上了一篇公文去了巡撫衙門,公文引用的是亞聖孔夫子經典文章《孟子•公孫丑上》,意思是說孟子曾說過,有一個,叫北宮黝,他這樣培養勇氣:肌膚被刺不退縮,雙目被刺不轉睛;但他覺得,受了他人一點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廣眾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國君主的羞辱;把行刺大國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樣;毫不畏懼諸侯,聽了惡言,一定回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