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050章:醉莫插花花莫笑,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芝龍海上貿易集團的經濟實力達到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當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蘇州作為明代最為繁華的所在,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自身繁華的程度不亞於北宋的汴京,這一點前世多有說明,蘇州之所以繁盛,是因為無論農業、商業、手工業、運輸業、印刷業,還是文學、美術、音樂、戲曲、美食、服飾,都是引領全國的,又是全國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即是商業聚集地,又是文化出產地,蘇州是全面發展到頂峰的城市,由於工商業的發展,中心城市的人口密度位居全國第一,城市街區沿幾條主要通航河道向外呈放射狀延伸,最遠處距離城門(閶門)已經超過十華里。從“商賈輻揍,百貨齊聚,上自北京,下至兩廣,遠及重洋,貿易之盛甲於天下從這些描敘上,蘇州非但沒有不如汴京,甚至有超過之勢,今日這局面說起來不過是差了一個引導人和少了些歲月的打磨罷了,而這兩點又正是汴京所不能比的,汴京固然商業繁華,但時日較短,隨著靖難之役後,迅速沒落,反而是蘇州自明初後迅速崛起,仗著文化底蘊,自身的地理位置,以及手工業的發展,一直從明延續到清朝末年,便是這份長久的底蘊,才讓楊大人心有不服。
徐朗似是看出了楊崢心頭的不服,道:“你還認為蘇州可以超過汴京?“
楊崢點了點頭道:“當然?”頓了頓道:“你還記得我當初與你說過的話麼?”
徐朗道:“自是記得,你說過蘇州比不上汴京,不是因為蘇州不好,而是土地對蘇州進行了限制,一旦商人百姓從土地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那麼蘇州趕上北宋的汴京城甚至超過汴京都有可能?”
楊崢點了點頭道:“這個當然,蘇州最大的根本在於人們對土地使用的觀念?這種觀念不改變,蘇州始終是一個半死不活的蘇州!汴京能成為千百年來最為輝煌的傳奇說到底還是宋代人對土地觀念的改變,你應該記得我說過,在北宋後期,他們從安南進佔城稻;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始於北宋,非但如此,宋代的疆土不廣,所以在土地的運用上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江南的良田,在茶葉的普及,茶樹的栽培地區越來越廣,淮南、江南、兩浙、荊湖、福建及四川諸路,茶園十分普遍。僅在江南、兩浙、荊湖、福建地區輸送政府專賣機構的茶葉,每年就達一千四五百萬斤。茶葉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同時也是國內外市場上的重要商品,這些每年所獲取的銀子大得驚人,不僅如此,棉花的種植,在福建、廣東一帶逐漸盛行。養蠶和種桑、麻的地區比以前也有擴大。甘蔗主要在浙江、福建、廣南以及四川的一些地區種植,那裡有許多“糖霜戶”,專門種蔗製糖。南宋後期,印度木棉迅速向長江流域推廣成為農業中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他們因地制宜,在山坡、江畔、海邊開墾農田,造了不少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大量的開墾,使墾田面積大為增加,據不完全統計,由於生產技術的提高、農具的改進和水利灌溉事業的發達,北宋時期單位面積產量有所提高。一般年景,其他地方,畝產米一石,江南地區畝產米可達二至三石,甚至還出現了畝產米達四石的記錄,這個記錄即便是今日,都不曾被打破過,這其中的原由,軍事是個聰明人應該明白?”
徐朗點了點頭道:“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開封,位於豫東平原的中心,又稱汴梁、汴京,為宋朝國都長達一百六十八年,歷九帝,是當時著名的文化、經濟、藝術、政治中心,其繁榮程度,後世難以企及,宋神宗熙寧十年國庫收入為7070萬貫,最高達到10。6億貫文,即便南宋丟失半壁江山,國庫財政收入竟也高達10億貫文,這樣的稅收後世難以企及。熙寧年間開封米價400文一石,宋代一石660公升約100市斤米,這麼高的米價,只怕也之後宋人吃得起,這的確是個怪事?“
“怪事,軍師嚴重了,其實一點都不怪,一來宋人疆土不廣,耕種面積不大,在人多眾多的情況下,實際生產出來的那些糧食根本不夠,但妙就妙在宋人懂得經營自己的土地,據我所知,比起本朝,宋代的百姓顯得要輕鬆的許多,與我朝的三十稅一賦稅相比,宋代的百姓賦稅還要高一些,他們推行的租調製不外乎兩種,所分成和定額制。分成制就是佃客用自己耕牛或地主耕牛耕種地主的土地,秋收後除留農業稅和種子外,一般是佃客用自己耕牛的,產量對分;用地主耕牛的,只分得四成或三成。地主對其肥沃的土地多采取這種分成地租的方式。為了榨取更多的產量,地主往往監督佃客勞動。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