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936章:一次獨立的思考,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安石下臺後,司馬光將宋神宗時軍兵用生命奪取的土地,無償送給西夏。司馬光將自己國家的領土無償奉送給西夏,這是一種出賣國土、妥協苟安的行為,這不僅在政治上不體面,而且在軍事上也沒有達到結束兵不連解局面的目的。雖然宋朝實行彌兵政策,一再命令守邊將士不要妄動,可是西夏反而認為宋朝軟弱可欺,不斷進攻蘭州等地。
宋哲宗元祐八年,在宣仁太后主導下,致力於恢復祖宗舊制,前後歷時九年。支援變法者被稱之為“元豐黨人”,反對變法者被稱之為“元祐黨人”。從此宋朝進入了黨爭的泥沼,不可自拔。後人說北宋亡於王安石變法,並不是一句空話,可以說,變法改革能者來做,一旦成功的確能起到利國利民的作用,可一旦失敗,後果也不容小視,而且任何封建內的改革,莫不是在內部上做出修補,說到底在利國利民的同時,其實就是與天下的豪門地主,王公貴族。官宦豪紳爭奪利益,無論是商鞅、王安石、還是張居正都以得罪全國的豪強地主為變法代價,換取了自己所倡導的那場改革,其最終因樹敵太多,走向人亡政息的可悲下場。
所以,對於什麼變法改革,楊崢從心理上沒什麼好感,倒不是說他看法上已走向頑固派,事實上他是知道,任何在不改變最根本利益的內部改革,做得最好,事實上也不過是一場修補工作,成不成功,不過是看主持修補這場工作的修補匠的手藝好不好罷了,可再好的修補匠因自身的環境,也不可能打破自己所需要修補的東西,重新塑造一個新的東西,既然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再好的改革,在他看來,就不應該樹敵太多,讓自己勉強修補的東西,在自己死後得到了清算。
用他的想法,在並不是重新塑造的變法改革中,可以做到供與養相結合,這好比一個池塘,裡面本是一團死水,你挖開了溝渠,找到了活水進來的方法,可活水進來的時候,水量並不大,不足以讓這攤死水變成活水,那麼你要做的不是浪費精力,浪費人力,甚至浪費財力去清除這攤死水,而是應該溫水煮青蛙,在給死水足夠空間與時間的同時,慢慢培養活水,在養的過程中慢慢變大,等活水量足夠大的時候,再多挖開幾道溝渠,強有力的活水足夠沖刷任何的死水,這才是變法持久的態度。
蘇州在楊崢看來,是一座商業城池,雖說這裡商業蓬勃發展尚未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甚至連商人階級也不曾有過,所有的商業活動,商業買賣、商業製作都掌握在地主豪門,王孫貴族的手中,他們本事在整治上有著先天的優越,加上財氣也不弱,壓制著商人沒有話語權,即便是有蘇州這樣的一塊商業風水寶地,蓬勃的工商業遲遲不能興盛起來。
但不管承不承認,蘇州的繁榮發達,靠的不是農業,而是商業,就是這次的蘇州危機,看似是來自糧食,實則是商業上的衝擊,倘若不是糧食需求的轉換,使得糧食價格的上漲,縱然再來一場更大的大雪,也沒他什麼事,可一場大雪,愣是讓蘇州城混亂不堪,足以說明蘇州的一切話語權牢牢的在豪門地主,公孫王侯的手中,他們利用手中大量的土地,可以掐死任何新生的商業力量,讓一切重新回到他們的手中。
但就此說蘇州是豪門地主、王侯公孫控制的一團死水也不盡然,隨著土地的大量兼併,在朝局穩定,被戰亂破壞的地方,又重新建立起社會秩序,農業逐漸恢復,戶口與墾田逐漸增多,糧食產量增加,政府稅收增多,官營民營手工業陸續發展,商業城市增多,東西南北商業流通暢快,海外貿易往來活躍,這個時候糧食就不再成為王侯公孫,豪門地主的唯一的經濟依賴,事實上從宣德年後,蘇州算是進入了高度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無認農具製造或農業生產技術都有了新的發展。不少郡縣出現了雙季稻,甚至廣東、嶺南則有三季稻,北方也推廣了水稻田。農業產量有了增加,稻田畝產兩石或三石,有些地區可達五、六石。農業經濟作物的品種增加,產量也相應提高,如此一來,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他們會根據今年的收成,或是市面上的需要來經營自己的良田,雖說他們不懂得市場這個幕後推手,但聰明的大明人還是會看到銀子的去向,商業就成了他們必然的選擇,這一點從蘇州開始改革種植農作物可以看得出,不僅僅是大戶,就是尋常百姓在年月好的時候,糧食夠吃的年月,也會在自家的田地上種上桑樹,棉花,雖說面積小,但這種理念的轉變,無疑最可貴的。
蘇州地理位置好,先天性具備了商業的地理條件,隨著永樂年的六次下西洋,蘇州商業已日益成熟,缺少的只是繼續呵護這股力量走下去而已,事實上明朝不是沒有萌生這股商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