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983章: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況鍾聽得這一聲呼喊,方才從思索中回過神來,喝道:“什麼事?”

衙役道:“回老爺的話,楊大人讓小人將這個交給大人,還說這個對大人斷案有莫大的幫助?”

況鍾一楞,道:“還不拿上來?”

衙役雙手將那紙張遞了上去,況鍾一把接過,低頭看了起來,與那衙役看完的神情一般無二,況大人也對這幾句話兒摸不著頭腦,嘀咕了半響,仍一無所得,不得不暫時放下,看下面還有字兒,便順著看了下去,問之識者,多說是詞訟作四六分問,方息得訟。謂與原告以六分理,亦必與被告以四分。與原告以六分罪,亦必與被告以四分。二人曲直不甚相遠,可免憤激再訟。然此雖止訟於一時,實動爭訟於後。理曲健訟之人得一半直,纏得被誣人得一半罪,彼心快於是矣。下人揣知上人意向,訟繁興矣。??可畏訟而含糊解之乎?君子之於天下曲曲直直,自有正理。四六之說,鄉愿之道,興訟啟爭,不可行也。這句話顯然比起上面一句要好理解的多,單就這句話的意思來看,似乎只有反對和稀泥,但其真正過人之處在於,基於對司法的理解和對效率的關注,身為知府,身為縣令,大可贊同今日為許多”為權利而鬥爭”者所詬病的”息訟”,因為司法的功能就在消除社會的紛爭;但息訟不等於”畏訟”,也不能”和稀泥”,這話兒的用意,在公堂上的確可以得到驗證,如真正有效的”息訟”就是要在全力聽訟的基礎上依照案情是非曲直嚴格執法,”和稀泥”註定引發好事者的不當利益追求--健訟,”雖止訟於一時,實動爭訟於後”,結果恰恰與一味主張息訟的裁判者的預期背道而馳。這法子簡單的來說,就是對大明制度與人的互動博弈之理解,一種手段目的理性的或功利或效用主義的論證,得出一個結果完全符合官員的道德直覺:只有公正的司法才會真有效率。用楊崢的話兒說,知府大人就應該始終如一地依法公正裁判會減少機會型訴訟,再聯絡全面一句話,況鍾多少有些理解楊崢的用意,說得通俗點便是知府大人在判案時,得把握一個平衡。在爭產業案中,小民最在乎的是錢財,鄉宦則並非如此,所以,缺啥補啥,把平衡的指標自然往小民那裡偏斜。相反,在爭面子的案件中,鄉宦在乎的是面子,而小民則並非如此,所以,平衡的指標自然往鄉宦那裡傾斜。如此,就達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狀態,而非失衡狀態,如今的蘇州城是百姓吃虧,富戶、大戶肥了腰包,身為知府大人若想退田維護百姓的利益,那麼自己的天秤就該傾向與百姓,所以在斷大戶、富戶的案子時,就得定下規矩來,第一,按當事雙方的血緣關係來:寧屈晚輩不屈長輩。第二,按當事雙方的財產多寡來:寧屈富人不屈窮人。第三,按當事雙方的官民身份來:寧屈官紳不屈小民。第四,按當事雙方的智商情商來:寧屈刁頑不屈愚直。

第五,按案件嚴重程度,如果僅是吵個架:寧屈小民不屈官紳。這樣做看似有失公正,甚至不惜得罪蘇州富戶、大戶,但比起丈量土地來說,以這種斷案方式,最大的好處不會引起百姓的反感,甚至還能得到他們的擁護,不至於蘇州爆發動亂,可以說對於穩定大於一切的蘇州城,蘇州城的富戶、大戶無論是財、勢、和都佔了兩份,想要從他們手中奪取屬於百姓的東西,那麼要做的就是聯合百姓,最不利的局面能形成二對二,這樣既能保持蘇州的穩,又不至於自己孤立無援,可以說這幾句話看似是摸不著頭腦,實則蘊含著一個大大的穩字在裡面,而如今穩是蘇州最需要的。

他雖打著斷案為名,藉機迫使蘇州大戶、富戶退田,但具體操作還需斟酌,他本以為幫大戶、富戶斷清了冤案、錯案,從而讓大戶富戶感念朝廷的公義,自覺退回田地,從前兩日的效果看,不是沒有,蘇州是文化繁榮之地,比起其他各地,大戶、富戶倒也懂得感恩圖報,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蘇州文化氛圍好,即便是富戶、大戶都是讀書人之人,心眼較為別的地方要多一些,他們一方面仗著手中的權、財、勢肆意兼併、榨取民膏、侵吞國帑,另一面他們可以將自己打扮道德模範,以聖人之言為自己批上了光鮮亮麗的外衣,讓人奈何不得,從而讓他們竊取朝廷的財富,可以說對付這些人,一味的公正廉明,未必有用,最有效的法子抓住他們的痛處,狠很撒上一把鹽,讓他們害怕,讓他們知道痛苦的滋味。

而這一切就要自己去實際操作了,是繼續維持公正的斷情冤案、錯案讓他們感念恩德退些田地,還是傾斜百姓,以朝廷律法為手段,讓他們不得不退?兩種法子,或許就是兩種結果,饒是平日裡決斷無比的況大人也有些猶豫。

目光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做人後被偏執反派看上了(穿越)

木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