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849章:歸鴻逝水長天暮,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多事情主動同他們商量,向他們請教。才幾個月的功夫,就與況鍾一起提出了一個建議:‘官田比照民田起科。’向朝庭奏報。這是一個大膽的、改革性的建議,不僅改變了在蘇、松江地區實行了有二百年曆史的“田分官民”的制度,對洪武帝“怒其為張士誠守”而對抄沒官田課以重稅的決定,也是一種否定。因此,提出這這一建議是要承擔很大風險的。好在,這一建議被戶部否定,戶部尚書給他們一頂大帽子,說他們“欲變亂(洪武)成法,請(皇帝)罪之”。只是由於宣德帝表示支援,這項建議才得以實現。同時,他協力周忱,奏免蘇州重賦七十二萬石。在他們的努力下,江南他府亦依次減賦。身為幕後人,他將這一切看得明白,心頭對況鍾、周枕此舉十分敬佩的,蘇州最大的弊端在於從洪武時百姓的心一直沒收回,如今兩人此舉,不管是怎麼樣,至少讓蘇州百姓對朝廷多了幾分觀望之意。

要說單憑這一點,還不足以讓他擔心,畢竟蘇州城的亂已沉阿難治多年,單靠一把倚天劍,一個理財的文官是難以治理好的,他相信只要控制商業,蘇州就還在他的手中。要說,這一點他看得很準,在海上貿易的巨大利益下,越來越多的商賈加入海上,不經如此,許多大膽的百姓也開始冒險出海,因此有官兒上書,說蘇州之地,百姓本以為本業為孳孳,亦可謂地無廢,人無遊手者矣。然其谷亦不加多,往者海道通行虎門,無阻,閩中白艚、黑艚盜載穀米者歲以幹餘艘記,甚為廣人大患。今也邊禁既嚴,艚船稀至,而天下游食奇民,日以輻輳,若士宦,若工商,若卒徒白搶,若倡優遊媚,增至數幹百萬,鹹皆以東粵為漁肉,恣其噬吞,如螻蟻之附羶,蠶之食葉,斯亦已耳;谷之所由以空乏,不其然歟?地雖膏腴,而生之者十三,食之者十七,奈之何而谷不仰給於西粵也?以他看這番話兒並不為過,巨大的利益,足以讓商人做百姓,百姓做商人,足以讓好好一個繁華的蘇州城,鬧得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個亂攤子?“

好情況從今年的九月開始發生轉變,先是況鍾在蘇州做了一件大事,是清理漕運中的混亂現象。所謂“漕運”,就是把江南地區的糧食透過大運河運到北京,供應北京皇室、龎大的官僚系統和人數眾多計程車兵的需要。除了食用的需要以外,當時官員的薪俸和士兵的供給,也主要是用糧食,因此。漕運能否及時供應,交通能否暢通,就成為皇朝的一件大事。從江南運送漕糧路途遙遠,不可避免有大量損耗,這些損耗也要農民繳足,還要動用大量船隻、馬匹和人工。就成為加在江南地區農民身上的沉重負擔。

況鍾經過認真考察,發現整個漕運系統運作十分混亂。沒有標準的計量工具,收糧的糧長常用“大斗進小鬥出”的辦法進行貪汙;沒有規定的儲糧場所,糧食儲放在糧長家裡;也沒有規範的收運記錄,完全是一筆糊塗帳;糧食保管和運輸中出現的損耗,由農民加耗,卻沒有合理的標準。加耗甚至超過了正賦;這種情況極大地方便了糧長和一些吏員的貪汙。農民提供的人役負擔很重,有些農民在長途運輸到北京,到春耕時期還來不及回家,嚴重影響了春耕生產。知府況鍾在巡撫周忱查清了這些情況,提出了多項應對方案:一是請巡撫周忱申請工部頒發“鐵斛”,建立標準的量器,防止在量器上出現的弊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做人後被偏執反派看上了(穿越)

木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