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834章:夜船吹笛雨蕭蕭,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鎮上有許多專為皇家燒造瓷器的官窯,還有燒造民用瓷器的民窯。官窯一次可燒杯碗等小器300多件,民窯一次可燒小器1000多件。民窯裡僱工很多,全鎮陶瓷工人有幾萬人,十之七八的人家從事瓷器的生產和銷售。瓷器的製造分工很細,有製坯、畫坯、上釉、裝窯、燒窯等工序。景德鎮的瓷器質量好、品種多、產量大,遠銷海內外,你聽聽……?“
楊崢默默聽著,他知道五年的心血換來這樣一個結果,換做是水些誰心裡也有不舒服的時候,得找個機會發洩發洩,今日算是個好日子,所以他只能聽,而不是說。
果然。朱瞻基並沒有停下的意思,繼續道:“單說這些到也罷了,江南的造紙和印刷業有了很大發展。南方、北方都有造紙業中心,僅江西鉛山的石塘鎮,就有紙工五六萬人。紙張品種也很多,有供書寫的帶色彩的紙;有供富人家做名帖的紙;有染上紅花汁,供辦喜事用的“吉柬”;還有供包裝用的粗糙的“包裹紙”,就是京城之地,也沒這多的品種,這江南之地的繁榮,朕不用多想也能知道。前兩日朕派出巡視的御史回來說,因運河的疏通,賦稅的降低,許多百姓都已經返回江南居住,像蘇州吳江的盛澤鎮,明初只是一個五六十戶人家的小村落,這才幾年的功夫,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上萬戶人家的市鎮。各地的集市貿易都很興旺,比京城的繁華毫不遜色,這樣的富庶之地,竟經不住一場雪災,你說說,朕能不懷疑麼?“
“是讓人懷疑?“楊崢也有些動容了。
暖閣雖燒了地火,又點了爐子,溫暖如春,可楊崢渾身仍是涼意,無他,只因在這一刻朱瞻基眼裡滿是殺意,讓人忍不住生出一股寒意來。
事實上朱瞻基性子還是很隨和的,雖說他從小習武,可在翰林學士的指導下學習儒家學術,骨子裡還是繼承了他父親的那種學習經籍和文學的書卷之氣,骨子裡並不是朱元璋、朱棣那種殺伐的皇帝,更多的繼承了儒家的和為貴的氣質,若不是把他氣得夠嗆,當然不會有這種殺氣騰騰的畫面。
眼看氣氛有些冷場,這時金英走上前道:“皇上……茶湯好了,您看……?”
朱瞻基罵了一陣,氣兒似順了許多,哦了聲道:“好了就端上來吧,楊愛卿,你也吃一碗吧?”
皇帝有命,做臣子的自是不敢不從了。
很快兩碗茶就送了上來,說是茶也不太對,準確的說應該是油茶,這種茶源與蒙古族的油茶。雖然名字裡帶茶,但和茶葉沒有什麼關係。北京茶湯製作分為磨面和沖泡。將糜子面洗淨,用涼水浸泡兩小時,瀝淨水,碾成面,再過細籮,即成為麵茶專用的糜子面。吃的時候,先取適量的糜子面放入碗中,用適量的溫水將其調勻成麵糊狀,再用湯壺中燒開的水將麵糊衝熟,灑上芝麻、糖桂花、紅糖或者白糖等八種調料,所以也叫”八寶茶湯”。
而這種茶,在北京以李家茶最是地道,其茶選料考究,做工獨特。李家有專用磨房,以毛驢拉磨把糜子米磨成粉,然後再過蘿篩細。據說要想讓茶湯味道純正,非它不可。”茶湯李”的絕活有三。其一是用大銅壺沖茶湯。衝荼湯時,身子站在靠近壺嘴的地方,對壺使拉勁兒,當滾熱的水溜兒衝出壺嘴時,拿著碗的手順水力下沉追著水溜兒走,沉到底兒後再往上提,熱水則把碗內的糜子面全部衝熟。這套功夫看以簡單。其實很難掌握,火候不到很容易使衝出的茶湯”生心兒”(中間部分衝不熟)或”爛眼兒”(四周衝不熟)。其二是當”茶湯李”的技藝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時,早晨出攤只要衝上兩碗茶湯便可根據茶溫知道當天天氣情況,賽過天氣預報。其三是”扣碗茶湯”。衝得茶湯後,碗底朝上扣於條案上順手一推,讓碗在丈八長的條案上滑行,然後用手接住並將碗翻轉過來澆糖,碗中茶湯不流不灑保持原樣,條案上無一滴茶湯灑落,堪稱絕技。茶湯李衝出的茶湯就跟蠟團似的,若用片兒勺切開,便可見橫斷面裡外都是蜂窩眼。朱瞻基吃了一次,十分喜歡,每日要吃上一碗。
楊崢還是頭一次吃這種茶湯,見面上放上了桔餅、蓮子、核桃仁、紅棗肉、瓜條、芝麻、青梅、白糖,色澤杏黃,質地細膩,甜潤香醇,忍不住吃了口,頓覺得香甜可口,暗覺得這麵茶倒也不耐。
君臣兩人就這麼吃著麵茶,繼續剛才的話兒。
“江南是大明的賦稅的根基,朕自不敢掉以輕心,若不能加以整治,朕心難安?”朱瞻基冷聲道,臉上的殺氣再顯。
楊崢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朕,自大雪下了第一日,就派出了錦衣衛去了蘇州府,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