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822章:以良民治良民,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氏族長擔任糧長,送賦糧到南京受到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嘉獎有關。
秦漢時期稅收實行“田租口賦力役”制度,田租要到實地估產,口賦則以年齡為標準交納。漢末,連年戰亂和災荒,地方官既沒有力量組織人力去農村實地估產,也由於失去戶口記錄,無法弄清民眾年齡以徵收口賦和分派力役。為此曹操不得不改行“租調法”,田租按土地面積徵收,戶調則按戶徵收。戶調從戶而稅,家庭人口越多,其單位人口納稅越少,聚族而居成了避稅的極好辦法。所以,隋唐時代的政府不主張聚族而居。
隨著唐代建中元年,宰相楊炎進行稅制改革,實行按資產徵稅的“兩稅法”後,家庭規模的大小已不再影響國家財政收入,而且大家庭互助能力強,資產集中生產效率高,有利社會穩定,所以宋代政府有意識地提倡“孝”道,鼓勵累世同居,不分炊。
當時鄭宅的族長順應了這一潮流,自南宋建炎年間開始,組織族人聚居合食,同食共居長達350餘年,大家庭人口最多達2000多人,相當於一個大村落。
由於鄭氏家族合族義居的規模罕見,宋、元、明三朝屢受旌表。尤其是明初,鄭氏的族長擔任了當地的糧長,負責徵集賦糧運送至南京,由於完成任務出色受到了朱元璋的接見和表彰。朱元璋敕建旌表孝義之門木牌坊,稱其為“江南第一家”,並親書:“孝義家”三字以賜。
明初,朝廷要將全國3000萬石的田賦挨家挨戶徵收上來,集中運送到京師及其他缺糧的地方,工程浩繁艱鉅。貧苦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別出心裁地建立了糧長制度,設計了一套“以良民治良民”的民收民解辦法:把繳納田賦一萬石左右的地方劃為一區,政府指派該地區土地最多、納糧最多、且具有威望的大地主擔任糧長,替政府負責催收和解運田賦。
朱元璋為了籠絡這些糧長,規定了許多優待的辦法,如糧長可以參加鄉村訴訟案件的會審和裁判;糧長如犯法,甚至死罪都可以用納錢贖罪,並可以繼續當糧長。糧長把糧食運到京城時不僅能受到皇帝的接見和嘉獎,一些優秀的糧長還能封官晉爵,最高可擔任省一級的布政司(相當於今財政廳兼民政廳廳長)。鄭氏族長就是利用運送田賦糧到南京的機會,在明代“開國文臣之首”宋濂的引見下,獲得了朱元璋的題字和表彰的,詞句看似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但其背後的意義重大,自此大明的糧草除了滿足京師之用外,多餘糧草便就地囤積,一但遇水旱災害,先開府庫賑災,後向朝廷報賬,如此一來,京師少了漕運之苦,而受災之地,能就近取糧,可謂是一舉兩得,朱元璋對此舉也十分滿意,便以規矩延續了下來。
朱棣遷都北京後,為了供給數十萬將士以及北京居住人口的食糧,每年都要從南方徵集大批糧米輸運北京,因而必須建置倉廒加以儲存。永樂五年,因“淮安、河南漕運皆至通州”,特命增設通州左衛,“建倉廋以貯所漕運之粟”;七年,“設北京金吾左、右,羽林前,常山左、右、中,燕山左、右、前,濟陽,濟州,大興左,武成中、左、右、前、後,義勇中、左、右、前、後,神武左、右、前、後,忠義左、右、前、後,武功中,寬河,會州,大寧前、中,富峪,蔚州凡三十七衛倉,及錦衣中、懷來守禦二千戶所倉”,又設通州衛倉。宣德以降,為了擴大儲存容量,朝廷多次下令增置京通糧倉,這些糧倉在和平年月,倒也囤積了不少,除了發放京衛官軍月糧。在邊情緊急時,也會調撥部分糧米充實邊鎮軍儲,此外還可以用於平抑糧價、賑濟饑民等。可以說顧全十分周全。
大明遷都後,在北京任職的勳臣的祿米,本色部分皆於南京支領,只有折色部分於北京關給。北京文武官員的俸給,以本色發放者,也只有一部分在北京關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