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部分,俠道三國,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啊!在下敬你一碗!”
呂布笑著將酒一口喝下,然後咂了咂嘴道:“但其中有一事我至今仍想不通,那孫堅絕不是魯莽之人,卻為何起初見我單人獨騎為防有詐不肯追擊,但與我交手以後竟舉兵來襲,這是何故?”
張韋想了一會,道:“孫堅為防有詐是不假,但他見董賊軍四散潰退不似做戲,是以有些拿捏不準,所以才用丁原激你動手,目的便在於試探!倘若當真有伏兵在側,你礙於軍令自是不敢與之交手,但你卻偏偏與之交手了,而且使出全力,逼得他動用出怒極血脈,此時他哪還會有疑心,自然拼命追殺了!”
呂布思慮了一會,才和張邈一起恍然道:“張韋兄弟果然智計無雙,竟然這麼快便想通了此節!”
張邈又問道:“你和胡軫兵敗,董賊豈能與你們善罷干休?”
呂布道:“董賊自然不肯善罷,但戰事頻頻失利,洛陽又不在他的勢力範圍之內,不利防守,所以他便脅迫天子及百官放棄洛陽遷至長安。”
張邈冷哼了一聲道:“董賊臨走還放火燒燬了古都,就連皇宮也燒成了焦土,他手下的軍士將財糧洗劫一空,留下當地的百姓流離失所,忍飢挨餓,當真無恥之極!”
他也是討伐董賊的一路諸侯,是以對燒燬後的洛陽景象歷歷在目。
呂布道:“雖然火燒洛陽是董賊下的令,但這個主意卻不是他想的,倘若我不說,只怕即便張韋兄弟也猜不出是誰向董賊獻的如此惡毒之計!”
張韋搖了搖頭,表示認輸,雖然他看過三國演義,裡面也提到燒燬洛陽的毒計是董卓的謀士李儒所獻,但實際上《三國志》中根本沒提過這個人,只怕是羅貫中自己杜撰出來的人物,更何況張韋對董卓的手下也極不熟悉,即便想蒙,都無從蒙起,自然只得放棄。
張邈見張韋認輸,興趣大增,猜道:“此計想必是董賊的女婿牛輔所獻,此人深得董賊信任,只要是他的提議,十有**都會被採納!”
呂布搖了搖頭道:“牛輔雖然臭名昭著,也不過遣兵做些搶掠的勾當,怎敢揹負萬世的罵名提此建議?何況大軍壓境,他早早的就帶著董卓的女兒及萬貫財產返回長安了!”
張邈罵了一聲孬種,然後又猜到:“莫不是你的同鄉李肅?”
呂布又搖了搖頭道:“此人雖然可惡,但以他的級別卻不夠資格直接向董賊進言!”
張邈又猜是李傕郭汜,呂布還是搖頭,張邈不肯放棄,又陸陸續續說出了十數個名字,卻一一被呂布否了,最後無奈,只得認輸投降,嘆道:“還是張韋兄弟高明,竟然一早便認輸了,若早知這麼難猜,我應直接認輸請賢弟公佈答案才是!”
呂布笑了笑道:“原本也不怪你們猜不到,因為此人並非是董賊的親信,相反,他還私下拉攏重臣,處心積慮的日夜謀劃,最終與某共同除掉了董賊!”
張韋和張邈都是大吃了一驚,叫到:“是司徒王允?”
第九十一章 呂布的回想(三)20點第二更
readx;呂布道:“正是此人!若非某親見,也不敢相信竟然是他獻得如此毒計!王允此人心機極深,在董賊禍亂宮闈之時曲意逢迎,順勢投靠,逐漸博得了董賊的信任,以致不少朝政之事,董賊都放心的交於王允處理。在遷都長安之後,董賊更加荒淫無道,常常留宿後宮,群臣對此積怨甚深,王允不知如何得知某與董賊面合神離,便以某為內應,合力於未央宮剷除了董賊!唉,說來說去,此人到底是忠是奸某當真猜測不透!”
張邈也疑惑道:“若說曲意附和董賊,只是王允的權宜之計,倒也說得通,但是火燒洛陽這事,實在有違人和,他為何會向董賊獻此惡毒之計,當真讓人參詳不透啊!”
張韋卻不以為然,言道:“在下料想這王允當真是老謀深算,即便火燒洛陽,其目的也是在於團結聯軍,共同抗賊!”
呂布和張邈都茫然未解,問道:“火燒洛陽,又與團結聯軍有何干系?”
張韋笑了笑道:“其實某也不過是借古鑑今,胡亂猜測,倘若說得不對,還望恕罪則個!”
張邈忙道:“此間只不過我們兄弟三人各抒己見,無關對錯!”他知張韋每每發言總會有驚人之語,是以心下頗為期待。
呂布也趕忙點頭,急急催促。
張韋這才慢條斯理的道:“其實我曾聽聞一則故事,是真是假無從考證,但其間道理卻與王允火燒洛陽有異曲同工之處!話說戰國時代,六國聯合抗秦,聲勢浩大,在一次戰役中,秦軍不敵,倉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