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中國沒有榜樣,垃圾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桓齦拍畹娜耍��皇欽媸檔摹⑾質檔娜恕�
概念裡的人,沒有父母,沒有子女,沒有夫妻,沒有兄弟姐妹,沒有朋友同事,也不需要學習、成長,也不會生病、衰老,僅僅是一個不真實的〃人〃。也許,這個概念的〃人〃,由於獨立,由於自我,排除了與他人關係的考慮,便只剩下了生與死。但是,因為他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連生與死都很不重要。這種概念的〃人〃,一旦在現實中出現,常常無理而冷漠,彷彿世界欠了他的自由,欠了他的平等。他來到世界的使命就是討債,討回原來屬於他的東西,一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樣子,以個人為中心地索要、索取,而無視個人對社會、對人群應有的義務。
關於自由的迷思(4)
現實中的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他一定是與其他人發生關聯的,由於這種關聯,才會有善惡、好壞,才會有道德的要求。我們不能說西方的哲學沒有道德倫理的內容,西方哲學關於這方面的理論也不少。但是,由於〃人〃只是一個概念的存在,西方道德倫理大多成為外在的強制標準,很難成為一個內心的自覺,比方說,如何讓一個孩子和成人遵守同樣的道德;享有同樣的權利?即使按照現在通用的法律,18歲以後都一樣了,那麼,18歲以前的〃小人〃不是人嗎?反過來,儒家從現實的人出發,道德倫理發自內心,自覺自願。遵守道德不是為了客觀目的,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樂。孩子、老人、成年人之間,便不會有這種僵硬的道德統一標準。
從現實的人出發來考慮問題,一個剛剛降生的嬰兒,人格都還沒有確立,如何能有自由和平等?即便有〃天賦*〃,也要透過他人,透過教育,透過學習才能瞭解和擁有。那麼,所謂的〃天〃,難道就是那些撫養他、教育他的人嗎?所以,我認為,人的自由、平等和權利,都不是先天被賦予、被恩賜的,而是後天爭取、建立的。這是東西方文化的重要差別。
西方文化源自一神教的影響,在人生的起點上就賦予他一大堆東西。然後,很奇怪地宣佈,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那些理論上屬於他的東西都沒有了。當上帝存在的時候,它解釋說:只要你信仰上帝,上帝就會把這些東西再還給你。當沒有上帝的時候,它鼓動說:你應該討回屬於你的東西。因為那些東西曾經是你的,永遠是你的,因此,你可以理直氣壯、放開手腳地收回屬於你的一切。把絕對自由放在人的起點,造成一個顛倒的世界。這種理論在推翻宗教統治的時候,的確具有很大的號召力。但是,在宗教退出統治權力後,這種理論也像宗教一樣,利用謊言而吸納更多的信徒。人人生而自由,這個自由是沒有限定的絕對自由。所謂〃枷鎖〃就是人類的一切文明成果,因此,接受這種觀點的人,具有很大的破壞力。而且,他也將成為其信徒的破壞物件,因為他也會成為後來者的枷鎖。世界將無法太平。
〃普世價值〃以及所包含的*、自由,本身都是有作用的,但是,將其推到絕對正確的極端地位,就是錯誤的。這種極端做法,不僅可能讓這些原則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還有可能會對現實造成傷害。除了西方歷史上的個別時期,實際上,也只有美國這個缺乏文化厚度的國家,拿著雞毛當令箭,把〃普世價值〃當成絕對真理。如同一個剛入門的收藏愛好者,淘到一件文物,便以為自己幸運地擁有了絕世寶貝。而一些拋棄了自身文化傳統的中國人,也不得不變得像美國一樣淺薄而浮躁,被這個自以為是的〃絕世寶貝〃神話洗了腦,盲目地加入到〃普世價值〃絕對真理的傳銷行列。
。。
回顧一下中國古代社會的“德先生”(1)
〃為民做主〃是中國式傳統*,與〃主權在民〃的西方*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是世界上最講*的國家,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思想,就曾經摺服了歐洲的啟蒙思想家。〃德先生〃的祖籍在中國,而不在西方。
西方*進入中國,一開始在概念上就含混不清。〃五四運動〃時期,西方*化名為〃德先生〃來到中國。這位〃德先生〃名聲很大,但是它在西方文明中的真實身份,與它在中國的表現並不一致。在西方文明的歷史中,其實是一種政治制度。而在中國,〃德先生〃很快又有了一個更加本土化的名字……*。事實上,〃德先生〃和*並不是一回事。具體來說,〃德先生〃是西方文明中以選舉為代表的一套制度,而*在中國歷史上,則表現為民意、民心、民情、民願等一系列思想意識,以及在這些意識下形成的社會管理方式。再具體一點說,〃德先生〃的*是〃主權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