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歷史岔路(下),逆臣,蟲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世界上,每一瞬間,都存在著無數種可能,在無數種可能的演變之下,就會出現無數條歷史的岔路及平行時空,而我們所在的,只是其中一個而已。”
蕭漠忘了這個理論他是從哪裡看到的,但這個理論,似乎很能說明他現在的情況。
在初識三千字之後,蕭漠就迫不及待的翻看著蕭慎言的書房內的種種史書傳記來,得到的結論是,直到唐朝之前,這個時空的歷史與蕭漠之前所處的時空都是一模一樣的,五代十國的歷史蕭漠並不瞭解,但看起來似乎也沒什麼變化,即使有什麼不一樣,也不是很大,而最主要的轉變,也就是這條歷史岔路的形成起點,則在於宋朝產生之前。
在這個時空之中,那熟悉的宋朝根本沒有出現,甚至根本沒有宋太祖趙匡胤這個人物,更沒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些事情,而是在五代十國後期,由一個名叫田憲的軍閥,在宋出現之前的數十年裡,勢力漸大,統一天下,建立楚朝,自稱楚太祖!!
根據楚朝的建立時間,蕭漠推測,在那個時候,趙匡胤根本還只是一個小孩子。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看到史書所描寫的這些內容時,蕭漠依然良久都沒有反應過來。
果然,自己不僅穿越了,還穿越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時空之中,穿越者的優勢,也隨著這麼一點點的改變,瞬間喪失大半。
曾經有一度,蕭漠懷疑這個楚太祖田憲是否也會是一名穿越者,但查遍了所有的史書傳記,卻找不到田憲絲毫現代人的特徵,只能說,隨著無數種可能的其中一種可能的實現,歷史出現了一條岔路。
不過,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哪一個時空,總有一種名叫規律的東西,世上雖然存在著無數種可能,但每種可能,都存在於規律之中。
比如說,在蕭漠原先所處的時空中,因為唐朝的文化燦爛和文化傳承,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波盪之後,宋朝必然會迎來文人權重的局面,而隨著文人權重,宋朝長時間的重文輕武,之後也必然會迎來注重武功的少數民族的禍亂。
而蕭漠此時所處的這個時空,也正是如此,或者還要更加嚴重。
因為楚太祖田憲更早的平息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所以楚朝也繼承了更多的唐朝文化和風俗,而田憲雖然身為一代軍閥,一生征戰,殺人無數,但文采一般的他,卻是因為生性的原因,對文人有著一種非同尋常的崇拜。如此種種原因,使楚朝對文人的看重,遠勝於另一個時空的宋朝。
“吾與天下文人共掌楚朝!!”
在楚太祖田憲的一生中,這句話說了不下百次,而在《太祖語錄》中,類似的句子更是比比可見。
楚朝各種法規,對文人的特權有著更真切的描述。
比如說,得到過舉子以上功名的文人犯罪,地方官員無權審理,必須要押送到京城,由刑部官員、翰林學士及該讀書人的師長共同審理;再比如說,楚朝法規明確規定,若要擔任六品以上的京官或者一城太守以上的外官,必須要有進士以上的功名……
類似的規定與制度,在楚朝還有很多很多。
可以想象,在這種風氣和制度之下,會產生什麼樣的局面,但凡家有餘財之人,莫不是全力供自己子孫讀書識字;歷屆科舉,應者數萬;而在這種激勵之下,無數文采斐然的文豪們脫穎而出,其文化之盛,不下於宋,雖然並沒有宋朝,卻有不少成就不下於蘇軾這般才自天降的風騷人物,一詩一詞,影響甚大。
如果說宋是中國曆代中文人勢力最大影響最強地位最高的朝代,那麼這個楚朝,幾乎就是一個文人的時代,文人之尊,僅次於皇權!!
然而,隨著讀書人勢大,“文人”這個特殊的階層,其進入要求不僅愈加艱難,在這個時期更有了特殊的定義。
在楚朝,一個讀書人必須要有舉子以上的功名,才能自稱文人,也才能有種種特權,否則只能算是讀書之人,比起平常百姓,不過是多了一絲尊重罷了,並無特權。
而楚朝的三試,也是歷代最難,如果說後世高考算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麼楚朝的科舉無疑就相當於千軍萬馬搶過鋼絲。而這種科舉難度,也在另一方面造就了有功名的讀書人身份的尊貴。
這也可以理解,如果很容易就能考取功名,那麼楚朝在讀書人氾濫之下,文人勢力必然大漲,乃至於無可抑制,看來當初田憲雖然推崇文人,但心中未嘗沒有制衡的心思。
不過,如果說在文人尊貴這方面楚朝雖有放大,但與另一時空的宋朝並無太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