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部分,我是秦二世,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沿著蘭布奇沙漠,一直行走,三十餘萬大軍雖然盡皆都是騎兵。而匈奴人又沒有大隊的糧草輜重,但是畢竟隨軍充作軍糧和補給的牛羊也需要放牧,戰馬也需要休息。
整整走了三天,須卜跋頁和莫乎爾這大隊人馬才剛剛跨過烏粱素海(後世內蒙古烏粱素海),而跨過烏粱素海在朝著東方走兩百餘里。就是九原郡郡治九原城(後世內蒙古包頭附近)。
如今,整個九原郡的絕大多數軍民已經到了或者即將匯聚到九原城中。
最遲再過一天,充作先鋒的須卜跋頁和莫乎爾這三十餘萬的騎兵就將兵臨九原城下。
這個時候,將整個臨河城收刮一空的冒頓親領的近二十萬匈奴精銳抬著大批攻城器械,剛剛跨越蘭布奇沙漠,距離須卜跋頁和莫乎爾近一百里遠。
而跨越烏粱素海之後,一路追尋連秦人美人的一根毛都沒有見到的須卜跋頁算是徹底的死心了,也不再天天催促著大軍加快行軍。而冒頓的命令也適時的到達,命令他們放慢速度,等待大軍匯合,然後一舉南下九原城。
……
同一天,大秦北地郡!
收到皇帝詔令領著五萬大軍前往九原方向馳援的隴西將軍辛勝日夜不停的馳援下也在這一天越過了清水河(後世寧夏回族自治區清水河,銀川附近)到達了九原境內。
整個北地郡的縣治如泥陽、涇陽、烏氏、朝那、富平,這些縣治都聚集在北地郡治義渠(後世甘肅西峰)附近,北地郡西部基本上是荒無人煙之地。
隴西軍的五萬大軍盡皆都是騎兵,隴西郡和北地兩郡可是有大秦十大皇家馬場中的三個。
這一次,匈奴人大兵在大將軍蒙恬未到,蒙毅回返咸陽的間隙數十萬大軍南下侵入九原,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而九原,是辛勝的故鄉。他大半輩子都是在九原過的。
在胡亥詔令到達隴西不到兩個時辰,三萬只攜帶了五天食用乾糧的精銳隴西軍已經開拔出隴西郡治狄道(後世甘肅臨洮縣)。
而在辛勝一路北上九原的途中,陸陸續續的從北地郡中又趕來了兩萬隴西軍同辛勝匯合。這兩萬隴西軍同樣攜帶了補給給辛勝那三萬大軍的部分糧草。
辛勝很清楚自己攜帶的糧草能夠支撐自己大軍幾天,所以他必須在三天之內趕到九原。但是如今看來顯然是個很難完成的任務,匈奴的數十萬大軍重圍下他根本不可能進入九原城。更不用說得到糧草補給。可是如果從後方運送糧草過來,先不說北地郡如今沒有那麼多是人手,時間上也根本來不急。畢竟路途委實太過遙遠。
隴西軍所面臨的窘境,每一個隴西軍兵卒都很清楚。他們都很清楚,如今自己大軍所攜帶的糧食,最多也緊緊能夠維持五天而已。
五天一過,如果得不到補給,他們這五萬人怕是隻能選擇以硬衝匈奴大營的方式來絕地求生了。
不過,今天大將軍蒙恬信報的到來,頓時讓辛勝鬆了一口氣。
蒙恬的命令很簡單,命辛勝即刻朝著臨河城方向運作,在臨河城城外某地埋著數量眾多的糧食。在辛勝到達臨河城之後,補充了足夠的糧食就要領著隴西軍沿著蘭布奇沙漠跨過烏粱素海,然後等待命令。
雖然不是很明白蒙恬的打算,但是數十年在蒙恬麾下聽令的慣性,讓辛勝選擇了毫不猶豫的執行大將軍蒙恬的命令。而且辛勝已經隱約猜出大將軍似乎要命自己這五萬人斷掉匈奴人的後路。不過大將軍如今剛剛從咸陽回返,手下並沒有任何兵卒,甚至於連九原城都進不去。
難道……陛下派兵北上了?
似乎也只有這樣一個解釋才能解釋蒙恬的安排。
想明白了這點,已經稍顯老態的辛勝似乎一下年輕了十餘歲。
好懷念那戰場廝殺的聲音……
如今五萬隴西軍距離大臨河也不過是區區不到兩百里,隴西軍明天定然就可以趕到臨河城。
……
依然是這一天,大秦上地郡!
密密麻麻的無數裝束怪異的騎兵賓士在上地至九原的寬闊馳道上。任何一個人都能從這些騎兵臉上看到疲憊的痕跡,但是任何一個人也能從這些騎兵眼中看到那灼熱的戰意。
愈是靠近九原,朱雀軍上下心中那團從離開咸陽時就開始燃燒的蓬勃戰意愈是燃燒的旺盛。
大秦最為精銳,皇帝陛下親手建立的五大軍團,第一仗即將自朱雀軍手中開始。
數月的訓練,無數的錢糧,無上的榮耀,這都是皇帝陛下給他們的。現在該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