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開國大土改,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更睡半夜的排除洲內的漬水,用勞動來創造可耕的土地。押金每年加重,第二年、第三年當荒洲變成良田時,押金也由1石變成2石3石甚至4石。

地主修垸子是不花本錢的。

頭年修個皮,

二年修半截,

三年留個尾,

四年才補齊。

——這是一個在垸子裡教書多年的小學教師,對地主築修堤垸的生動描述,也指出了不花本錢的原因所在。

舉例來說吧:一個4000畝大小的荒洲,第一年可收2400石谷的押金,堤卻只“修個皮”,用一半以上的谷去放高利貸;到第二年,又藉口堤未修成要佃戶再增押金,經過三年時間,本加利,利滾利,增加押金又有新利,單利息修這個垸堤就用不完。

另一方面,修堤時間拖長了,工人的工資也就更便於拖欠、剋扣,許多工人修了兩年堤得不到工錢,只能得到幾張兌不到錢的“工票”,等到第二年春荒嚴重的時候,工人們只好把工票以三成或五成的價格低價賣給堤務局。湘陰老修堤工人羅春堂對這筆賬記得很清楚,他說:“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我在和豐垸修堤,堤務局講好了每方土(440擔)2鬥米,但直到第二年,才給了我幾張工票,每方土的工票只夠買2升米。”在羅春堂作工的那個垸子,有幾十個工人餓得不行,向堤務局要工錢,地主們就從縣裡搬來槍兵,進行了一次大屠殺,4個工人犧牲了,十幾個受了傷,還有十幾個被按上“土匪”的罪名,押在牢裡。

這就是濱湖每個垸子成長的歷史,荒洲就是這樣變成良田的。這些良田是地主的嗎?不!地主們是用比強盜還卑劣的手段從勞動人民手裡搶去的。

洞庭湖濱土地集中到驚人的程度。據湘陰、漢壽、沅江3縣7個村的調查,僅佔人口3%的地主,即佔土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