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七二章 開學典禮,隨身帶著番茄園,三十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北隅職業技術學院只是一個民辦的高職院校,但因為唐晨東對這所在北隅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唯一大學注入的感情和期望太多,所以整個學院建造的規格是相當豪華,除了沒有厚重的歷史底蘊外,北隅職業技術學院在硬體上不輸於國內大部分大學。
宿舍是全公寓式,並且是單人間。完全標準化裝置,空調等等應有盡有。
校園裡更是花團錦簇,美不勝收。不會給人促狹的感覺。而從學校高一些的樓房裡抬眼看出去,就是那萬畝番茄園和在建的狩獵園。
各種生活和學習設施齊備,標準足球場,標準塑膠跑道,標準體育館。反正凡是在別的學校能夠看到的東西,在北隅職院裡都能看到。在別的學校看不到的,在這裡依然有。
作為和縣政府聯合辦學的北隅職院,按理說應該聽縣政府的,但唐晨東是這所學校的董事局主席。
學校的執行董事和校長都屬於唐晨東委派的人選,至於巴城工業大學方面只具有教學和業務指導的作用。
當然,還包括提供一些有實力的教授和老師來上課。
畢竟北隅縣距離巴城和寧雲市這兩座區域中心城市都有三個小時的車程,所以,讓這些教授全職在本校任教,人家還不一定得答應。所以,唐晨東讓學校領導層從開始就在招聘一些教師。
當然。在學校修建的過程中,學校也已經開始了招生工作,畢竟北隅職院是在教育部備案的具有全日制大專生招生資格的學校。所以,學校也能撿到一些高中畢業的大學生。
不過因為只是末流的職校,還在這地域偏僻的地方,而且還是第一屆招生,反正唐晨東得到的訊息是招生情況不怎麼樂觀。
不過,唐晨東有信心在未來把學校辦得更好。
所以,他不求盈利的建造方法和招生方式讓他必定成就一個傳奇。
唐晨東在董事會里下了一個命令。今後學校的在校生規模控制在一萬人之內。也就是每一屆最多招收2500人。
當然,現目前學校屬於高職。大部分專業學制三年。至於部分學制五年的,那是從初中招生的。
唐晨東也認為從初中招生的這幾個專業以後應該從學校裡除去,畢竟這樣是人為地把學校的等級降低了。
唐晨東給招生辦的命令是不招收超過2000名學生。
事實上,這個數量對招生辦的人來說壓力很大。而且唐晨東要求並不是誰願意交錢誰就能來。必須得有一定的個人素養和學習能力。
不管怎樣。唐晨東讓招生辦去各個學校面試。
他的目的就是要讓北隅職院成為能夠被那些優秀的學生們競相報名的學校。
對於辦學的學校來說,有四種對待學生的方式,那就是寬進嚴出,寬進寬出,嚴進寬出,嚴進嚴出。
唐晨東知道自己當初讀書的學校就屬於寬進寬出的典型。學校分數很低,只要報名一般都能被錄取,然後在學校裡校方也對大多數學生不聞不問,畢業也都發給畢業證。
還有部分學校就是嚴進寬出。要進學校那是要爭破頭。進學校的無疑都是學習尖子,但進了學校之後,學校一般也都不再管理。或者進行一些粗放型管理,然後只要不違反某些規定,就都發給畢業證。
唐晨東未來就想要把學校建成嚴進嚴出的典型,並不是誰都可以來,也不是隻要報名就可以來,而是要經過最嚴格的挑選。然後挑選出來之後,在學校四年的學習又會面臨淘汰的危險。
當然。這樣的目標還在很遙遠的未來。
以現如今大學的現狀,唐晨東要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很遠的路要走,至少得經過更多文化的沉澱。
而且,北隅職院其實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唐晨東也知道自己並不急於對學校進行定位,那得經過幾年的檢驗才夠。至少現目前,職院的教學目的是給晨東集團培養一些合適的員工。
而晨東集團所需要很多的專業人才,如果這些人才是由自己學校培養的話,顯得更加值得信任。
只是這第一屆畢業生都得在三年之後才能畢業,三年後的晨東集團發展也許再一次超過大家的預料了。
不過,唐晨東給古井村的定位是一個旅遊和服務業的中心,而不是製造業,所以,這些職院教育出來的產業工人並不適合在晨東集團和古井集團工作。
而不管怎樣,晨東集團需要最多的人工還是摘番茄的。
這些工作由那些老大爺老大媽都可以順利地完成,用不著開設大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